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下午21:16

本週進行數學的第二單元「四則運算」,走的路徑是之前在竹教大學的,與課本是完全不同的教學路徑。

一開始先延續第一單元最後的算式填充題,先複習將文字轉換成數學符號,保留題目原本意思而不做任何改變,因應此需求而有了算式填充題的產生。

我帶了一些錢上街,買了100元的東西,剩下了200元。列式應該是(  )-100=200,而不是200+100=,區分兩者的不同,一個是直接呈現題目的意思,一個是已經進行解題了。

當然,刮號在左邊或是右邊,依照題目意思決定,而不是它是不是算式填充題來決定。接著,以不同的符號來代替(),課本裡用了□和△,為了能把文字題轉換成數學算式,我們也用過國字直接代替(),到後來還用了英文字母。

四年四班男生人數的4倍是60,列式可以先列成男*4=60,也可以列成(  )*4=60,也可以用B*4=60,只要先寫出符號代表的是什麼就好了。

接著,星期一利用算式填充題來學「併式」。在課本裡,這是上學期的課程,但是,上學期時,我覺得不太順暢,所以並沒有在上學期就教併式,弄懂了算式填充題再來併式,感覺順暢許多。

第一式:60-40=A
第二式:20+A =B
請將這兩個式子合併成一個式子。

學生觀察第一式知道A和60-40是完全相同,所以在第二式的A可以直接用60-40取代,為了表示60-40是先算,所以加上刮號,經合併變成20+(60-40)=B。

接著,我寫了四個式子要學生併式。



學生看到的時候全部傻眼,小組討論之後,有些人有點想法,寫出來接近正確的答案,已經非常厲害了,大部分還是在一片迷霧之中,不知道要怎麼辦。

對於複雜的問題,還是按部就班去做,同樣的思考方式,就能解決超過課本的題目要求。

我將四個式子蓋去後面兩個,學生就會做了,前兩式合併成20+(60-40)=B,將這個式子和第三式:30-B=C合併,學生就能舉手回答,用同樣的方法,把B換成20+(60-40),然後為了表示B要先算,所以要加上刮號,變成了30-(20+(60-40))=C。但是,兩個小刮號要先算哪一個?由於無法區別,所以有了中刮號的產生,變成了30-[20+(60-40)]=C。

現在已經合併了三個式子,能不能再把第四個式子合併進來,問題好像變得沒那麼難了,因為C就是30-[20+(60-40)],所以,把第四個式子的C換掉就可以了。於是,寫出了50+(30-[20+(60-40)])=D,為了表示C要先算,所以有了刮號,但是這個刮號應該是第三順位計算的,所以,有了大刮號的產生,變成了50+{30-[20+(60-40)]}=D。



星期二的數學課裡,我們又繼續延伸了,如果有第五個式子怎麼辦?



於是,學生們開始發明各種符號的大大刮號。



當刮號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就眼花撩亂,因此有了去刮號的需求。

買東西是常見的行為,需要不斷的將每個物品的單價和數量相乘然後相加,所以會列出很長的式子。



上週的「數學想想」作業,就先讓學生去思考這個問題,多數學生能列出(85×2)+(28÷3×2)+(24×4)+(29×3)+(65×5)+(79×2)+(89×7),然後逐次減項去計算。





在這個式子中,我們一定要用到這麼多的刮號嗎?能不能訂一個規則讓這些刮號可以去掉。此時,大家觀察刮號裡面不是乘法就是除法,如果我們讓乘法讓除法有優先計算權,那麼,這些刮號就會變得多餘了。當學生能說出這樣的想法時,四則運算的第三個規則也因應需求而產生了。



所以,我們訂了第三個規則—先乘除、後加減。

可是,這個規則該放在第幾順位呢?放在「有刮號的先算」前面,還是放在後面?經過投票,多數人認為應該放第一順位。



於是,我再布題檢驗這個順位是否合理。「王小喜每個月賺35元,王大喜每個月賺25元,兩人加起來賺了10個月,共得多少元?」



有人列出了35+25×10,這個算式先討論,依照新訂的規則,當然算不出600元,應該算出的是285。

大部分學生列出了(35+25)×10,如果「先乘除後加減」是第一順位,「有刮號的先算」是第二順位的話,25×10應該要先算,算完才去算括弧,所以算出來還是285。



頓時間,大家覺得不合理,怎麼列式都無法算出600元,所以這樣的順位有問題,更改成「有刮號的先算」放在第一順位,「先乘除後加減」則放在第二順位,最後才是「由左而右計算」。

在這週,我們經歷了加刮號到去刮號的歷程,從需求性去訂出四則運算的規則,不同於課本的路徑。課本是分成兩個活動,一個是「先乘後加減」,訂下規則後開始練習,第二個活動是「先除後加減」,也是訂下規則後開始練習。或許,會有充分而熟練的演練,但是,學到的東西一定比加刮號去刮號的路徑還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e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