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日星期一 下午23:07
教學班級:四年六班
教學單元:一億以內的數(四上第一單元康軒版)
教學設計:朱志青、田娟娟
教學者:田娟娟
教學日期:9/1
教學目標:
1.透過累加1萬,建立10以內的數量概念與數詞序列。
2.能做10萬以內數的化聚。
教材分析:
1.學生在一年級學「20以內」、「100以內」,二年級學「200以內」、「1000以內」,三年級學「10000以內」的數,都是藉由錢幣與位值做連結,並且都是十進位認識個、十、百、千。
2.進入10萬以內的數時,課本也是以10個1萬命名為10萬,直接用位值表宣告。然而10萬是日常生活中回聽到的數,如果不用宣告,學生是否能自行說出?教學設計上,試著讓學生在活動中藉由累加建立10萬與1萬的關係。
3.進入萬位後,學生已經沒有10000元的鈔票可以與位值表對照,必須從過去的經驗(10個百換成1個千),「類化」到沒有生活經驗的萬位以上(10個千換成1個萬、10個萬換成1個10萬)。
4.為了幫助學生類化,教學設計上以位值表協助。
一開始,教師複習舊經驗,以數列火車帶學生讀出三位數的累進。
全班分成七組,開始進行數列大考驗,教師讀第一個數字,並指定累加量,接著被指到的組別說出下一個數字。雖然學生之前只學到一萬以內的數,但我們認為學生能自然說出九萬的下一班列車是十萬。
活動最主要了解學生能否從百位進到千位、千位進到萬位、萬位進到十萬位,實際教學發現,學生對於這些位值名稱顯然並不陌生,很自然就說出「十萬」甚至於「百萬」。
全班兩兩一組,共14組,每組發下五張單位數(10000、1000、100、10、1)以及撲克牌(同一花色13張牌)。
教師先說明撲克牌的意義:A表示1、J表示11、Q表示12、K表示13。接著說明位值表的畫法,如果是四位數字就要畫出四格,上面要寫位值名稱,由右而左依序寫下個、十、百、千…。
接著,一名學生先出題,另一人先接題。出題者指定現在要抽的是哪一個位值,個、十、百、千、萬各出一題,接題者被指定後,要從撲克牌中抽出一個數字,並記錄在自己的位值表上,當五題都出完後,寫下讀法。
左邊的學生先出題,從「10000」、「1000」、「100」、「10」、「1」中抽出一個,如果抽到「1000」,表示幾個千,右邊則抽牌,抽出來的撲克牌就要放在千位。接著,左邊的學生出第二題,可能抽到的是「100」,那麼右邊學生抽到的撲克牌就要放在百位,直到個十百千萬都放好牌,就交換出題。
課程設計時,沒有想得很仔細,所以教學現場總會有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狀況。學生把抽到的牌散落在旁,只把結果記下來,這讓我們無法核對,他的紀錄究竟對不對。
有些學生在紙上寫下數值時,會逐一寫下每個位值代表的數值,清楚呈現各位值的意義,很清楚交代他每一張牌所得到的分數。
抽中撲克牌的A到9都不是問題,麻煩的是10、J、Q、K四張牌,因為牽涉到進位,希望藉此檢驗學生是否知道一個位值只能放一個數字,還有,希望學生注意到十萬位和萬位並非同一個位值。
【全班討論─1.位值順序錯誤】
有2名學生在位值表上由左而右寫下個、十、百、千、萬、十萬,下方分別寫下2、9、1、3、4、1,與平常習慣不同。
哪有人把個位寫在最左邊的?這意料之外的狀況,考驗著老師的臨場反應。
教師詢問學生291341怎麼讀,學生出乎意料之外的多數都讀「十四萬一千三百四十一」!學生居然從右邊唸到左邊。教師問學生為什麼會這樣讀,學生回答也很妙,因為位值表上面有註明最左邊的2是「個位」。
真有這麼厲害?位值上面的名稱隨便排,學生就跟著唸?當然,老師沒時間跟你玩這個,把數值寫在黑板上,沒有位值表的註明,這次總可以正常唸了吧?請問,291341怎麼讀?
學生依舊回答「十四萬一千三百四十一」!
雖然位值表已經沒有壓在數值上方,但是卻已經印在學生心中。老師決定另外寫一個數字,並以情境讓學生作思考。
老師:「今天如果我要你們去操場上撿石頭,每個人撿013個石頭,請問要撿幾個?」
學生回答:「十三顆。」
教師:「會認為是三百一十顆嗎?」
學生:「不會。」
教師:「所以我們習慣的位值順序,個位是在最右邊。」
換了一個數字,老師總算成功幫助學生脫離錯誤的位值表了,不過,學生固著的第一印象,在之後的課堂上,依舊埋下難解的習題。
【全班討論─2.一個位值放兩位數字】
有2個學生在萬位的位值放了兩位數字。其中一人是在萬位放了14。
原本預估,學生會在千百十個任一位值可能會出現兩位數字的情形,但是,實際進行時發現,並沒有學生這樣寫,當有需要進位時,學生都會自動加到下一個位值,顯見學生對於位值概念的掌握已經足夠,老師在三年級應該下足了工夫。只是對於萬位和十萬位是不同位值,有些學生還存在些迷思。教師詢問全班,這樣有沒有什麼地方怪怪的。
學生說:「一個位值只能放一個數字。」於是老師請其他學生修正。
學生上台後,自動再左邊增加一欄,並且寫上「十萬」,然後將原本在萬位的14中的1移到十萬位。「十萬位」正式在位值表上登場。
【全班討論─3.零在千位的讀法】
40346,學生寫下讀作為「4萬3百4十6元」。
這活動的布題是撲克牌得分,所以單位應該是得幾「分」,但是學生依舊在單位寫下「元」,顯然學生依照過去的學習經驗,也就是用錢幣的經驗來學習萬位的概念。不過,由於接下來要類化到萬位以上的數,因此活動中並不使用具體的錢幣,希望學生用類化來學習。
學生在讀法上以阿拉伯數字代替國字,老師在學生上台報告時提醒更正。並且將字放大寫在黑板上。
很快的,其他學生發現少讀了一個零,因此老師請學生上台補上。
【全班討論─4.零在萬位的讀法】
學生寫出「103564,讀作十萬零三千五百六十四」。
幾乎全班學生認同這讀法,只有一名學生認為不是這樣讀。
萬位的零要不要讀?
當這名學生提出不要讀的說法後,原本有二十多人認同要讀零的,剩下8人認同。有4人則認為第二位同學提出的不用讀零是對的。其他學生幾乎都不敢舉手。
「讀法」這回事,在不同狀況下會有不同。支出憑證上,即使是一千,也會寫壹仟零佰零拾零元整。但是,現在要學的是一般人接受的讀法,以及建立位值的概念,要符合這兩個學習目標下,有些讀法就不適合在這裡出現。
教師請學生閱讀數學課本第12頁,看看能不能從例子中找出讀零的規則。這問題待明天再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