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日星期六  下午19:38



今天來到了海山漁港,跟著登凱老師認識香山溼地。

在實地解說之前,早上登凱老師先用ppt介紹了一些知識,候鳥為什麼要來香山,原來是因為從googl看來,南寮是鳥嘴,那裡就是鳥肚,所以,將香山圖稱為海鳥圖。諸如此類有趣的解說,吸引著這批初參與解說員訓練的我們,有些故事,不是google就有的,而想要擔任解說員的我們就是需要這些東西。當然,專業知識也是要有的啦!

平常沒有特別觀察的彈塗魚原來也可以分成三種,一種是會跳高的,雄性在求偶的時候會張開鰭,稱為「花跳」;一種部會跳高,而是跳遠的,稱為「泥猴」;一種貼在石壁上的,稱為「石貼仔」。依照這樣的分類,眼前這種應該就是泥猴了。

海山漁港旁,老師從婦人那借來一袋蛤蜊,袋中有兩個環文蛤,因為殼邊有一圈紫色的外緣,所以俗稱赤嘴,其他則是花蛤。




老師從袋中拿出許多花蛤,居然沒有一顆是一樣的!那麼,要如何分辨花蛤和環文蛤呢?且聽老師說來。



環文蛤的厚度較薄、紋路較多,花蛤較厚、紋路較少、表面平滑、重量較重。這些特質跟生長環境有關,環文蛤生長在泥巴地,要撐住泥巴,所以體積較胖,紋路較厚可以卡在泥巴裡,大約泥巴表層下18~25公分深。花蛤生長在沙質地,沙子較鬆散,水一來時,花蛤就會沉到沙子較深處,如果沒有沉下去,而是被攪上來的話,就會被海底吸塵器—魟吃掉。魟會將殼咬碎,吃裡面的肉,所以花蛤的殼重,身體有流線型,以抗水阻,並保護自己。不過,花蛤大約也只有在沙子表面下5~8公分。由於深度不同,漁民使用的工具也不同,環文蛤要用鋤頭一個一個挖,花蛤則是用拖的。



有些環文蛤上會有一個小洞,那是螺類鑽的口,鑽口進去後麻醉環文蛤,然後享受大餐。




野生的文蛤殼摸起來非常平滑的,但是死水養的文蛤,身體黑黑的,尾部會有一圈白白的,那是死水會產生酸,酸會腐蝕琺瑯質,造成表面顏色不同。



地球上活最久的生物,第二名是貝類,澳洲海底抓來的貝類,經鑑定竟然活了250年,僅次於千年神木。

環文蛤的解剖網站。

http://linys17.pixnet.net/blog/post/31845569-%E6%96%87%E8%9B%A4%E8%A7%A3%E5%89%96%E5%AF%A6%E9%A9%97



貝類是軟體動物,分成雙殼貝和單殼貝,蛤蜊有兩個殼蓋起來,自然屬於雙殼類。與螺類的腹足不同,貝類是斧足,可以垂直行動。且看西施舌和竹蟶如何鑽進洞裡去。







西施舌會挖兩個洞,一個吸水、一個排水。外緣相當鋒利,所以挖的時候要注意角度,否則指甲會被切開。所以,挖得時候應該要與兩洞連線平行去挖,若垂直去挖就會被割傷喔!



要說最特別的,那就是「海底噴泉」居然出現在香山溼地!



在這一帶,只要用力跳起來,附近就會噴起許多水柱,宛如海底噴泉,又像放著水煙火,歡迎我們的到來。



原來,在這裡面住著薄殼蛤。



薄殼蛤在退潮後會留在殺下三公分,尾端有水袋,為了保護自己,如果被鳥類發現時,就會噴出水柱攻擊,這或許對鳥類很有用,但是對人類來說,原本不知道他躲在哪裡,一噴出水柱攻擊人類時,反而露出了行蹤,所以被人類稱為憨呆(閩南語)。


 

走著走著,我們看見了黃嘴螺,牠沒有嘴巴,用像是吸管的咀嚼器,插入死掉的魚蝦,分泌消化素,變成肉汁來吸。



黃嘴螺的翻身其實還蠻可愛的。



玉螺又稱肉螺,在退潮後,會像推土機一樣潛在淺水裡,找尋貝類。找到後就會抱住,然後用齒舌把琺瑯質鑽掉,接著吐強酸溶解琺瑯質,溶解過程需要三天,吃一顆可以維持七天,溶解後用吸管吸食。當人類一拿起來,底部就會有一個蓋板擋住,以保護自己,燒酒螺的是角質層,玉螺是鈣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e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