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3255  

2013年9月3日星期二 21:17

在七月之前,我對於資優班的課程是陌生的,一無所知,也沒有想要去了解的動力。因緣際會下接了兩節資優班的課,才開始去找尋相關資料。

資料從校內蒐集到校外,從具體的教學成果看到最原始的課程綱要。研究特教新課綱的時候,不禁對於這課綱的具體、實際感到佩服,除了基本理念、應用建議、課程目標與主軸、能力指標之外,還有課程範例,甚至於教學計畫也有,這課程計畫細到前四週進行什麼課程內容、評量方式為何都有,實在是難得一見的課綱!

七月底,寫信給中華資優教育學會理事長呂教授,請教一些關於資優教育的問題,希望對於我即將面對的這兩堂課能有多一些的釐清,沒想到呂教授很快就回信,對於我的問題,第一個反應就是:朱老師,你提出了一個資優教育的大哉問!不過,提出的幾個基本原則倒是可以去思考。

他說:「有一項目標是『滿足資優生的學習差異需求』,這學習需求是普通班教學無法滿足,所以抽離至資源教室上課。」什麼是普通班教學無法滿足的?如果到資優班上的課,跟在原班上的課一模一樣,那就沒必要到資優班上課了。如果是從這個角度去想,我就對於數學課全抽的政策感到疑惑,為什麼資優班抽出來上課,結果上的還是數學課本的內容?更詭異的是,資優班老師還要為少數資優班學生做補救教學,那....何不回到原班去?

「到底抽幾節課才適合,並不是15節或11節的問題,而是哪些學生需要抽離?抽那些課?抽幾節?有些學生適合全抽,有的學生適合外加,有些學生可以抽國語,有些學生適合抽數學。我了解一些教授常在節數上要求學校調整,節數調整不是一刀切的問題,有許多因素要從學生、學校課架來看,還要看學校要的資優教育特色。」

這幾句話或許是全封信的重點,我們讓所有的資優班學生去上所有的資優班課程,真的符合差異化教學嗎?抑或只是家長的需求考量?如果真正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這樣的安排是滿足了資優生的學習需求,還是徒增壓力?這到底滿足了誰?

課綱的情意課程基本理念中提到許多資優生要面對的挑戰,其中兩個倒是值得特別注意,一個是「能力不均衡發展」,一個是「敏感性」。從多元智能的角度來說,一個資優生要能都具備語文能力、數學邏輯能力、肢體動覺能力、人際能力、內省能力等等,幾乎是少之又少,多數的資優生是某一方面特別強,其他都比較普通,甚至於發展遲緩,所以造成內在的失調。另一方面卻又較為敏感,會聞到別人聞不到的,聽到別人聽不出來的,忍受不了別人可以忍受的。也因為這樣,集中式的資優班模式,讓這些問題從小被假裝看不見,直到出了社會就會非常明顯,或許這也是分散式資優班的考量之一。

吳淑敏「從資優生融合教育的觀點談班級經營」中,提到了資優教育的發展歷程。最初的資優班是集中式的辦理方式,在民國70年的資優教育評鑑時,評估集中式的編班下,學校比較偏重學科的教學,思考、情意的層面沒有受到重視。因此台北市率先開始採取分散式的編班,開始重視資優生與普通生的互動,以及班級內和諧的氣氛,這觀點就是來自於融合教育。民國98年,特殊教育法第35條規範了資優教育辦理方式,當年,許多縣市也發了公文給各校,訂出了資優班學生編配在普通班不得超過三人的規定。

這些資料也直接改變了學校的資優班編班模式,接下來則是教師的調整,如何協助資優班教師滿足學生學習差異需求,也滿足學生在普通班之融合教育,讓資優生能享受到兩位導師的幫助,是學校教育上待努力的方向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e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