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8日星期日  下午21:21
 


走前人所走的路,是今天的任務。清朝時期的路,由於是人所走出來的,所以都是彎彎曲曲的小道,若是官方開出來的路,像是日治時期的道路,就是直直的。




1733年的竹塹城,是由刺竹圍起來的。對照當年的地圖和現在的地圖,找出新竹最早開發的地方,原來新竹最初的「市區」在東前街和西門街上,從此往外,東邊有武營和孔廟,西邊有關帝廟,北邊有縣衙(現土地銀行)。這竹子城的範圍,將是今天毛媽媽帶著我們走的路線。

 
因為竹子城不夠安全,所以,1806年建起了土城,讓竹塹城有更強的保護。1826年,竹塹城文風鼎盛,當時有「淡蘭文風冠全台」之說,蘭指的是噶瑪蘭廳,淡指的就是淡水廳,淡水同知署的位置就在現在新竹武昌郵局。當時的文人建議建起磚石城,於是1827年開始蓋石磚城牆。



石磚牆外還有一條護城河,圍繞在四城門外,保護著竹塹城。這河和外面的河相通,是條活水。不過,時過境遷,現在的護城河已經成了死水,抽的是地下水了。




現在走的這個地下道,以前就是護城河的河道。





地下道走下去,看到了以前橋樑的基座。在1999年整建時,卻發現了看似棺材的水泥,經過專家鑑定留了下來。




棺材的下方,有一個分流的船首石,在水道的中央,將水的衝擊力化解,材質是磚石,應該是清朝時代的產物。上方的棺材樣的橋樑基座,則是水泥材質,應該是日治時期的產物,就這樣,不同年代的產物卻一起留了下來。



網路上的資料是這麼寫的:

船首型橋墩一共有三座,於民國八十八年四月整修東門城時,挖掘原護城河段時所發現。建造年代有兩種說法,一謂約在1910年到1920年 間日據時代,將原單跨橋拓寬為雙跨橋時建造;另一說法此橋墩建材及工法 與迎曦門相同,可能是清朝時期的產物。橋墩之所以設計成像船首一樣尖凸狀,是希望 藉以減少水流的衝擊。至於橋墩兩端傅說的「石棺」,是拓寬橋面時唯恐尖端承載力不足所加設的基座。



往上一看,那是新竹之心的特色玻璃橋,用的是新竹的名產—玻璃,並且一絲一絲的霓虹燈,晚上就像是一條條的米粉



當初新竹之心的設計,橋樑兩邊有不同的功能,一為展演區,另一邊是兒童戲水區,不過,現在已經用木頭封了起來。





站在東門城旁,以東門圓環為中心,向外有九條路,護城河內有五條路(府後街、中正路、東門街、文昌街、勝利路),河外有四條(信義街、中正路、東門街、文化街)。因此新竹之心又稱為九條通。



新竹之心的設計原來有諸多巧妙與用心,在毛媽媽的解說下一一現形,也讓我們茅塞頓開。圍繞新竹之心的環城步道雖然僅僅一米八,卻在四邊各留下一首詩,每首詩都是不同時期的作品,代表著不同的歲月痕跡。



最早的詩是康熙五十三年(西元一七一四年)由台灣府諸羅縣知縣周鍾瑄所寫的「北行紀」:「坡陀巨麓一再上,劃然軒豁開心胸,竹塹分明在眼前,千頃萬頃堆芊茸」當時周知縣從諸羅縣北上巡視所寫,描述了王世傑開墾時的香山丘陵和新竹平原。



其次是咸豐二年(西元一八五一年)由潛園的主人林占梅所作的「西城樓憑眺即事」:「竹城西北地勢平,田園參錯續海坪,涼秋九月風怒吼,黃沙滾滾海霧騰」記錄了十九世紀中葉,從西門向西北遠眺南寮海濱的景象。潛園則是林占梅在西門城內所蓋的庭園。



再來是日本昭和七年(西元一九三二年)由葉文樞所寫的「歸新竹感賦」:「久客歸來日,依依戀故鄉,虎頭籠薄靄,鳳鼻帶斜陽,城屹東門壯,園留北郭香,遙憐峰五指,飽閱幾滄桑」葉文樞是詩人也是教育家,出生北門在鐵路局上班,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日本時,他徘徊在泉州祖地和竹塹之間,最後選擇留在台灣,記錄了二十世紀在日本統治下的感傷。詩中的「虎頭」是十八尖山靠近建華國中的山頭,靠近麗池的叫「枕頭山」,而現在鳳鼻隧道附近則是「鳳鼻尾山」,「北郭」指的是「北郭園」,鄭用錫在北門城外所蓋的花園。



第四首是民國六十一年(西元一九七二年)由黃祉齋所寫的「迎曦門懷古」:「迎曦歲月幾經過,此日登臨發浩歌,勝蹟於今三易主,城樓依舊聳嵯峨」。當時是為了紀念王世傑開墾新竹兩百八十週年所寫。



迎曦門外有一個石碑,原本建在北門,後來流落在新竹動物園好一陣子,材質是來自泉州的白石(花岡岩),後面居然還是新竹市長陳玉坤落款。



進入城門,那城牆真的相當厚,在兩邊有放柱子的洞,底部有放橫桿的地方,不過,這裡由於墊高的關係,門檔的位置看起來就在腳邊,實際上城門原高一丈五(四點八公尺),還真的很高呢!



從迎曦門進來,我們就要走入東門街112巷,踏上十八世紀的小巷道,在市區找古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e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