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下午20:57
上週是四年四班的第一次班遊,今天則是第一次校外教學。為了讓校外「教學」能名副其實,行前不斷灌輸學習心態,必須視當天為上課,只是上課地點改變而已,抄筆記、寫作業仍然要正常進行,若到了校外,我們學習得少了,反而不若在教室內學習得多,那麼,我寧可不浪費一天的時間,以後就不舉辦校外教學了。學生的心態正確了,才能保持持續學習的心。
今天的第一站來到了西門國小旁的山川米粉工廠。
當導覽小姐開始介紹時,大家都很專注的聆聽,甚至有相機拍照或錄影,這是令人滿意的學習態度與秩序呀!
之前原本規劃的是東德成米粉工廠,但是有一次我去場勘後發現,地方實在太小,而且老闆也誠實的說,機器運作有一定的時間,不會配合我們改變時程,唯恐大老遠來到這樣,收穫不大,於是討論之後更改了地點。
山川的機器大都在一樓,有磨米機、攪拌機、碾壓機等等,不過,真正運作起來的聲音可能會很大,反而聽不到解說,但是,沒運作,又不知道這機器如何工作的,有點兩難呢!
學生對於機器的驚訝沒有很多,反倒是看到這麼大的貨梯,發出了讚嘆的聲音。
上樓後,導覽給學生比較兩種不同的米粉,一種是玉米粉混雜而成,讓米粉不容易斷,吃起來較Q,另一種則是純米的,也因為純米的較不容易製作,所以需要許多的攪拌機去讓米粉更有彈性、更Q。
接著,再到頂樓看曬米粉的地方,看竹媲、合照。最後回到一樓,經過蒸汽室,發現裡面還沒有開始蒸,就帶學生一排一排進去合照。
走過整個米粉工廠後,最後山川米粉讓大家體驗批整米粉的階段,讓大家可以經驗傳統產業,應該是這一趟最大的收穫。
一邊批整米粉,還一邊品嘗,導覽小姐說,這些都是純米,而且蒸半熟的,所以還可以吃一點看看。大家都很樂意的配合呢!
在批整米粉之後,山川為每位學生準備了一碗米粉。這個點我們足足待了兩個多小時,比預計的多了兩倍以上,原本計畫參觀兩種不同型態的米粉工廠,每個點各一小時。不過,這樣也好,在一個點好好的、完整的體驗,比走買看花的好。
吃完米粉之後,我們前往康樂社區,這裡是原先計畫吃午餐的地方。但是之前來場勘時,意外發現這裡的資源豐富,足以作為一個點了。
首先參觀的是康樂社區的「農村文物館」,裡面擺放了許多的古農具,是這社區總體營造的一部分。
對於接觸電玩、電視、卡通頻繁的小孩子來說,原本以為這麼不刺激、不新潮的東西難以引起興趣,不過,看來也是多慮了,大家東摸摸、西摸摸,仍然能找到與他們match的地方。
許多小朋友學過鋼琴,看到他們在研究風琴怎麼彈,還蠻有趣的。
雖然年代久遠,但是有些孩子的爺爺奶奶家,還是有相同的東西在,像是這個木櫃,就有部分小朋友興奮地跟我說,在他的爺爺家也有一模一樣的!
看到最古老的電視機,外面還有櫃子,連我都嘖嘖稱奇,坦白說,我第一次看到電視機可以關起來的,家長跟我說,還可以上鎖呢!
古井的大看板加上真的水桶,讓我們身歷其境。
至於這個爐灶的圖片,更是有模有樣,看起來好像真的在炊食呢!
在康樂社區的第二個點是「槺榔驛」,康樂社區的原名是「槺榔」,指得是這裡一種高大的植物,這裡曾經有過一個驛站,那是為了連結長和宮到南寮的輕便軌道所做。
因為這段歷史,所以這裡將驛站重建,搭配保留的軌道及輕便車,作為觀光賣點之一。
大家坐在輕便車,體驗過去交通不發達的時代,推著車子運貨的不便。
第三個點則是碉堡,這裡因臨海而具有重要的作戰地位,所以設立碉堡做為地對空作戰的地方,現在雖然已無作戰功能,但是保存下來,成為了康樂社區的一個景點。
而附近並且展示了淘汰後的飛機,讓這裡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飛機公園。我們就在這裡吃過了米粉貢丸,里長說,以後可以安排長一點的時間,他們可以讓孩子做米苔目。沒想到一個社區可以打造這麼豐富,真是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