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0:6月3日星期一08:50 美泉宮(德語:Schloss Schönbrunn)
記得第一天來到維也納國際機場嗎?當時看到大大的動物園廣告,那是美泉宮的動物園。而今天早上臨時加了一個行程,就是在教育參訪前先到美泉宮走一圈。
美泉宮的名稱是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蒂亞斯,於1612年狩獵途中喝了這裡的泉水,清涼甜美,就命此泉水為「美泉」。美泉就成為了這裡的名稱。
至於馬蒂亞斯這名字是不是有點熟悉呢?記得第二天到捷克的布拉格皇宮時,看到一座門由魯道夫二世下令建造,卻因為弟弟篡位,門上就寫著弟弟的名字,那弟弟就是馬蒂亞斯。後來他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匈牙利國王和波西米亞國王。
1743年,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蕾西亞下令在此建立美泉宮,總面積僅次於法國的凡爾賽宮。
之後美泉宮曾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背面的皇家花園是我們走馬看花的重點。
花壇兩邊種植了修剪整齊的綠樹牆,牆內有44座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其中有一座前面有希臘神話故事現代版。
剛剛那一座不算什麼,只能說是小菜一碟。接下來這個就難了,居然有一個雙面人。如何演出?激起了我們一陣討論。
最後,決定用我龐大的身軀盡可能擋住組長,看能不能打造現代版雙面人。
時間很短,我們只能逗留半小時,所以不能玩太久。接下來,就要進行重要的教育參訪了。
Day10:6月3日星期一09:50 維也納安東葛利格小巷中學(Anton-Krieger Gasse)
駐奧地利代表處教育組秘書與主事在前一天晚上就到旅館等我們,並且給每間房間一瓶水。奧地利的水是全歐洲最乾淨的水,可以直接從水龍頭裝水來喝。實際喝了一杯,清涼解渴,一杯又一杯。
兩名翻譯人員將在今天的參訪中,為我們搭起德語與中文的橋樑。
安東葛利格小巷中學有47班,大約1200名學生,教職員150名,是奧地利最大的文理中學之一。
奧地利的學制是4-4-4,小學讀四年,中學四年,高中四年。所以,十歲的小孩就要抉擇將進入文理中學、新式中學或是普通中學。其中文理中學是要考試的,日後朝學術研究的方向前進,其他都直接晉級。多數學生進入普通中學,朝職業訓練方向發展。提早分流也促使小孩要提早決定目標,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麼,不過,大家擔心的是大雞慢啼小孩怎麼辦?在奧地利的教育體系中,即使就讀普通中學,之後不去讀職業學校,也可以考文理高中,回到學術研究的體系。這樣聽起來也不錯,台灣現在唸到了大學,還有人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自己應該要學的是什麼。
文理中學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是初中部,一到四年級相當於我們的小五到國二。第二階段是高中部,五到八年級相當於我們的國三到高三。
安東葛利格小巷中學除了初中部和高中部外,還有兩個特別的部,提供初中部結束後,進入高中部之間的緩衝。一個是「中等專業學校部」,一年制,讓學生有機會了解不同的職業生涯,為將來選擇學校做準備。簡單的說,就是想要去職業學校的學生修的。另一個是「過度學習階段」,一年制,讓想要進入高中部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可以藉此改善四年級成績,或是先修後,為進入高中部做充分的準備。另外還有一個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別的學制想要轉入文理中學高中部修的。
奧地利的義務教育是九年,這九年內必須都在學習,因此有許多人只需要八年就初中畢業了,就會再進入高中職念一年。不過,奧地利的高中以下都是免費教育,所以幾乎所有的國民完成義務教育後,都會選擇繼續就讀,完成高中職教育。這樣說來,也算是十二年國教的一種變形。
校長由於到他校主持高中畢業會考,所以由代理校長Mr. Petschar Herbert接待,陪同的還有奧地利聯邦教育藝術文化部雙邊及國際事務司副司長Dr. Elisabeth Burda-Buchner,這頭銜真長!
代理校長非常詳細而清楚的介紹,多元且很有彈性的制度,給予學生最大的協助。
初中提供的是一般性課程,有援助性的、跨課程性的、項目性的以及專題性的課程。
高中部會進行分組,依照授課重點規劃不同,分成五個班。那不是以科目來分組,而是用專題分組。
老師們都很踴躍提問,所以想問題,還得排隊呢!
接下來,我們進入教室進行觀課,先到一年級A班教室,觀摩的是英文課。
初中一年級實際上是我們的國小五年級,這些活潑的一年級學生非常熱情的歡迎著我們。
這一堂課是電話禮儀,老師給每一個學生一張卡片,上面有他的電話號碼,以及下一個要打的電話,透過這樣一個簡單的教具,就讓整個教學活了起來。
學生不滿足於老師課前教的那幾句英文,還會自行用英文加台詞,讓整個練習更為充實。
不過,最令人羨慕的是,一班的人數並不多,上英文課時還分成兩組,每一組大概只有十人,另外一組在隔壁班上課,超級小班教學,台灣何時能達成?
第二堂觀課的是八年級(相當於我們的高三)資訊課,利用google+完成個人網頁及社群連結。
老師要每位學生跟我們介紹他的作品,這位同學很靦腆地介紹他的成品。我詢問他,在google+會加入老師為好友嗎?他說,會,因為這是上課老師規定的,所以他平常不會用google+,而是用facebook,那裏就沒有老師為好友。真是坦白的人。
離開學校前,我們到處參觀了一下,樓梯與牆壁的塗鴉都很可愛,讓整個學校營造出相當活潑的氣氛。
跟他們學生合照時,雖然都會很靦腆,但都很高興的與我們合照。
整個參訪活動相當充實,看見了與我們完全不同的教育體制,體會了學校辦學上的用心,帶給孩子許多的可能。
Day10:6月3日星期一13:00 維也納
麵包、肋排、馬鈴薯、紅酒。已經吃膩的歐洲餐點,在最後一天,又開始珍惜。
最後幾天,大都跟宋老師和她的兩個女兒走在一起,巧合的是,她們來自於新竹縣,他鄉遇同鄉備感溫馨及親切。
妹妹在最後的午餐時,突然都不講話,開始振筆疾書。
原來她在畫我,準備送給我做紀念,真是令人感動的禮物。
妹妹食量小,但吃東西不計形象,屬於豪邁型。
真的就像自己的妹妹一樣。
姐姐走氣質路線,吃東西相當斯文。
媽媽用叉子吃肋排,是氣質中的氣質,只是肋排很硬,要堅持使用叉子,技術超高。
反正不管用什麼方法吃,最後的結果就是這樣。
最後,和奧地利人合照。
- Jul 27 Sat 2013 08:20
東歐行22奧地利教育參訪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