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下午22:11

上禮拜第一次分類的時候,不是很理想,分得出乎我所料,也沒有任何驚奇出現。今天,再一次分類,希望能改正上週的缺失。



上禮拜的分類,提供的六個三角形很明顯的是三個「正三角形」和三個「等腰三角形」,所以,分起來毫無意外,只是分類條件的敘述上,直接跳到「命名」了。



今天提供的三角形更多,花樣更多,並且指令更完整,要學生先測量每個「角」及「邊」,再從角和邊的關係去分類。看看學生的想法上,有什麼新鮮的嗎?



第一個上來分享的小朋友,脫離不了上週的分類,不過在「分類條件」的描述上,已經可以寫清楚,而不是直接用「命名」了。他分的三類分別是「三個邊等長」(正三角形)、「兩個邊等長」(等腰三角形)以及「三個邊不一樣長」。其實,還是用上週的分類方法來分。





第二個小朋友,依然把命名當作分類條件,分成「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每個角度差30度」。這位小朋友進一步把「三個邊不一樣長」的三角形分成了兩類,一類因為有直角,所以直接命名為直角三角形,另一類只剩下一個三角形,因為角度分別是30、60、90,所以就歸類為「每個角度差30度」,這樣的歸類真的蠻特別的,不過,事實上還是可以把他歸到直角三角形去。



第三個小朋友分類是「三個角都有60度」(正三角形)和「三個角都沒有60度」(不是正三角形),當然條件描述上有誤,後來有修正,但是,講來講去都不會觸碰到我想要引出來的銳角及鈍角,還蠻令我失望的。











最後一位小朋友,只剩下你了,你可不可以把銳角、鈍角的路鋪好,讓我可以順路帶出來呢?結果,又叫我失望了,因為,他鋪到了別條路去了。





他的分類條件是「角度加起來未超過180度」和「角度加起來超過180度」。該說他天才嗎?會想到這樣的來分類,顯然,他對於三角形有更多的接觸,不過,卻是一知半解,所以搞出了這樣的分類條件。

後來,大家在驗證他的分類條件是否正確,這一節課就結束了,結論呢?結論大概就是附件的三角形,在撕的時候要好好撕,否則角度量錯了,就什麼都甭談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echu 的頭像
    goechu

    快樂是自找的

    goe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