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下午13:01
排灣三寶--琉璃珠、陶壺和青銅刀的圖騰,就大大地畫在三地門活動中心外,除此之外,百步蛇似乎不只存在布農族,排灣族也可以看得見。
當然,豐年慶的畫面在許多原住民族都可以看得見。
繼續往上走,我們到了三地國小。
三地國小的圍牆外,同樣也畫了一些排灣族的生活,包括豐年慶跳舞、種植等生活景象。
教室前的樹上掛滿著聖誕燈,樹幹都被噴成白色,枝上掛著許多的保麗龍球,畫的是孔雀之珠等琉璃珠圖案也有一些用圖畫紙剪成一個個圓形,上面寫著小朋友的三個願望,然後用透明膠帶護貝起來。
地磨兒部落圖書室,上個月才成立的,「地磨兒」是這裡的排灣地名,一直到日本時期才被改名成「山地門」,國民政府先後改名為「三地鄉」、「三地門鄉」。
教學組的職業病又來了,刻意去看了一下他們的課表,由於通往二樓的樓梯鐵門鎖著,我只能看到低年級的課表,人數果然不多,每年級一個班,每班十多人,但是很有趣的是體育課都排在下午,而且是連續兩堂,原甫說可能是原住民體力比較好,一次就要玩兩堂課才行,設備組長吳老師曾經跟我說過,她以前待的是阿里山的國小,那裡的體育課只能排在早上,因為下午就會起大霧,你到操場去會看不到人,各地排課都有需要應付的特殊情況,聽起來相當有趣,不知道這裡排下午連續兩堂體育課的原因是什麼?
在廁所旁有一面牆,上面貼著一些拼音,有國語、排灣語、魯凱語、台語和英語,看來排灣族和魯凱族還蠻親密的,在蜻蜓雅築還看到魯凱族導遊,帶著一遊覽車的遊客前來。
廁所前的舊地圖畫著許多的舊部落,現在的三地村,其實是以前的沙拉勞、達拉發察及地磨兒,在日本時期被遷移到這裡。就在這時候,呼喚我們集合的電話響起,要我們回到蜻蜓雅築拍張合照後,準備前往下一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