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下午21:01

今天在四年五班改簿子的時候,正好聽到老師們在討論乘法的問題,有家長認為被乘數和乘數顛倒列式,答案也是一樣,同樣能解決問題,老師為何要要求學生一定要這樣列呢?這個問題,也正好是我之前在反思的,因此在討論過程中,重新整理一下理由。

在乘法的應用問題中,列式需不需要考慮哪一個是被乘數,哪一個是乘數,這的確是很多人說不出理由的,如果無法找出合理的解釋,想要說服家長,的確相當困難。當我們說不出合理的解釋時,就會說,這個觀念會影響未來的學習,但是影響哪一方面的學習?這個觀念哪裡重要?若不能夠清清楚楚的講出來,恐怕質疑仍然會不斷而來。因為乘法的被乘數和乘數交換的影響「似乎」真的不大,都能算出相同的答案!那麼,老師,究竟你在堅持什麼?

我有三個理由,反對三年級學生將被乘數與乘數交換列式。

第一、基於生活習慣的問題。我們在教學生學習數學的軌跡,其實跟人類學習數學很像,我們在教孩子學習的,不就是數萬年前的人類所使用的方式嗎?當時間累積夠長,人類智慧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才能進展到下一步,而那些想法都是創造新作法的養分,我們不能說古時的人太笨,怎麼不知道怎樣做才會算得更快,而是我們累積了他們的智慧。乘法之源來自於解決連續加的問題,所以定義「單位數」記在前(即被乘數)、「數量」記在後(即乘數),這是原始的定義,在解決「多幾個」的問題時,也會比較容易解決。例如:一隻青蛙四條腿,三隻青蛙幾條腿,學生能寫出4*3,這符合古人學習乘法的軌跡,也是我們生活習慣的寫法,如果學生寫出3*4,當然要改正!如果沒有改正的話,那麼,你追問再多兩隻青蛙,會變成幾條腿,他就無法像一般學生很快的在「乘數」上增加二變成4*5,他會在3*4的算式止步,重新思考一隻青蛙四條腿,五隻青蛙幾條腿。而我們一般的帳簿上,也可以看見乘法創造的軌跡,無論是出貨單或帳簿,都會將「單位數」—也就是「單價」—寫出前面,將「數量」寫在後面,如果要更改數量時,就習慣性更改後面的數字。如果習慣相反寫的小孩,面對生活上的寫法跟他習慣寫法不同時,就會容易混淆。所以,二、三年級時,我們應該讓他習慣列出單位數乘以數量的式子。

第二、我們不該灌輸孩子,只要答案對,過程怎麼列都對的觀念,這樣學習數學其實很危險。最近,在和學生討論四則運算時,我們討論到了「答案對,列式就一定對了嗎?」的觀念討論。「小九身上有20元,爸爸給了他50元去買早餐,到了早餐店給了老闆30元,老闆找他15元,結果不小心掉了10元,請問小九身上剩下多少元?」依照題意的列式是20+50-30+15-10,但是有小朋友列出20+50+15-30-10,我們開始討論兩個列式是不是都可以。最後的結論是,兩個列式講得是不同情境,雖然答案相同,但是在說明不同的事情。後者的時間序跟題目完全不同,講得不是同一件事情,所以,在這個應用問題上,不該列出後面的式子。列式是否能將題目的意思完整呈現,在未來進入複雜方程式的列式時,絕對會影響思考邏輯,當列式無法透過題目直接轉換成數學式子時,那麼接下來的解題就容易出現誤差,開頭錯,答案有可能一樣嗎?恐怕很難!所以,二、三年級時,我們應該讓他學習如何忠實將文字題轉換成數學式子。否則接下來,出現算式填充題時,你能奢望學生列出算式填充題嗎?他恐怕會列出一個更簡單的式子去解決問題,同樣能把答案算出來,但是,他的式子講得跟題目已經不同了,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就不會想要學習算式填充題了。而那是為了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佈局,可以不學嗎?

第三、學生要能寫出數量乘以單位量的式子,他理應經過兩種學習歷程。一個是已經能判斷何謂單位量,何謂數量了。接著,他要能清楚知道,為什麼乘法有交換律。當學生很清楚知道這兩點時,我們就能接受學生寫出數量乘以單位量的式子,但是,多少學生能清楚答得出來?問他為什麼被乘數和乘數可以互換,聽到的答案多半是「爸媽說可以」,要不然就是「安親班老師說可以」,最多再進一步說「因為答案會一樣」,但是答案為什麼會一樣?能否布一題來解釋?恐怕說不出來了。如果,我們在二、三年級的數學,直接接受學生列出數量乘以單位量的式子,那麼,他會跳過兩個他該學習的東西。一個就是判斷題目中,哪個是單位量,哪個是數量,另一個就為什麼乘法有交換率,但是除法沒有,為什麼加法有交換律,減法沒有?他跳過了這兩個學習,他也不需要再花腦筋思考這兩件事情了,因為他已經用強迫接受的方式學習到了成人模式。數學從三年級就不習慣動腦,如何奢望打好基礎?所以,二、三年級時,我們應該讓他思考他應該要學到的「判斷單位量與數量」以及「乘法為什麼有交換律」。

還有其他理由嗎?應該有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echu 的頭像
    goechu

    快樂是自找的

    goe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