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7日 星期四 下午20:46
「吹泡泡」是許多人童年的回憶,在樂享音樂營中,幾個國中生還樂此不疲,吸引一堆國小的弟弟妹妹一同玩樂,可見泡泡有多麼大的吸引力。
對於小一學生來說,吹泡泡不只是個遊戲,更是個重要的課程,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動手做實驗的機會。
今年的吹泡泡課程,跟兩年前並沒有什麼不一樣,只是今年打算拍下來,說不定可以成為實小新聞台的一則,一邊指導學生,一邊拿攝影機拍攝,有時改拿照相機拍照,感覺自己是八爪章魚般,四處灑下大網,網住這一刻的歡樂。
課程共有四堂課,先從「哪些可以製造出泡泡水」開始,包括醬油、醋、肥皂粉、洗髮精、洗碗精等都拿來做做看,每個人都使用一種材料調配,然後輪流吹泡泡。從嘗試錯誤中學習,也是難得的學習。
接著,觀察清水與泡泡水,利用五官去分辨兩邊的不同。
然後吹泡泡冰淇淋。
靠著桌子嘗試吹大泡泡。
今天,是吹泡泡的第二週,也是第三、四堂課,每組一盆的泡泡水,將透過實做破除一些迷思概念,每次在提問這樣的問題時,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像是「吸管圓圓的,吹出來的泡泡是圓圓的;長方形的塑膠棒,吹出來的泡泡就是長方形的嗎?愛心型的塑膠棒,吹出來的就是愛心泡泡嗎?」有趣的是,總會有些小朋友說「是」,愛心泡泡?那是在卡通裡面出現的畫面嗎?似乎只有小朋友能想像出來。
小吸管能吹出小泡泡,能不能經過改造吹出大泡泡呢?開始教小朋友剪尾巴,增加接觸範圍,看看能不能吹出比較大的泡泡。
再來,泡泡遊戲還沒結束,各種東西都可以拿來吹吹看,蒼蠅拍、勺子、衣架等都成為實驗材料,還有捕蟲網,更是創造大泡泡的工具。
泡泡遊戲真是好玩,教室內處處充滿驚喜的叫聲,只是,收拾工作還真不容易,總共清理了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桌上還 是有倔強的泡泡,要不斷的用抹布擦過、洗過再擦。也因此,桌子也因此變得非常乾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