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下午23:49

結束了品格教育研習後,時間才四點半,繼續在平鎮市、中壢市展開第二階段的故事之旅,畢竟自己在2002年到2003年時,曾在這裡住過一年,有許多地方值得再去走走,新榮國小就是其中一個。

「微笑小學」的名字遠遠就可以看見,桂校長豐富的點子的確值得學習,我很喜歡這個招牌,很有童趣味,記得桂校長曾說,每年都要讓學生票選選出校名、校歌,讓學生作學校的主人,這樣後現代的思考模式,相當大膽卻具前瞻性。



走進學校,警衛室裡的先生,坦白說有一點印象、卻不記得他是誰,但他居然認得我!他知道我以前曾在這學校實習過,這讓我相當驚訝!閒話兩句後,就進去看看學校又變成什麼樣了!第三期工程顯然已經完成了,教室量相當足夠,中庭往老街溪看過去,這裡豎立了一個碑,碑上寫著再熟悉不過的設校宗旨,這宗旨歷經五年不變,一路上的堅持,勢必受到許多的壓力與阻力,能堅持到現在,其實心裡還有點感動。



再往前走,則是孔子像,這孔子像是從中壢市公所載回來的,我還記得當時中壢市公所要把前面的造景剷平,準備做成停車場,收到消息的校長不放過任何可以撿寶的機會,馬上帶著李主任、學姊和我過去挖寶,包括好幾棵樹是當天的重點,就在樹都挖完之後,回頭看見至聖先師像,校長突然說,不知道市公所是不是連這都不要了,如果不要的話,新榮倒是可以收,當天是星期六,市公所也沒有上班,校長當場幫公所決定--「孔子像不要了」,於是孔子也被我們帶回來了,剛帶回來時,學校還在蓋,孔子不知道要丟到哪裡去,就跟著那些樹一起放到學校和公園的界線上,我們把孔子面朝公園,從教室往公園看去,孔子正好背對我們,在一些小樹中間,乍看彷彿孔子在那裡偷偷小便,十分有趣!



繼續前進,學校有了旗竿,可以升旗典禮了,還有許多的小旗竿,上面掛著各班的班旗,我記得以前是用畫的,現在已經用布縫了,看起來果然高級很多!也很吸引人注意!



旁邊看到的是校旗,上面又是那熟悉的校徽,這個校徽是我做的,在變化這麼大的校園中,居然還有我那不變的東西存在著,我還記得那時學姊說,徵求校徽的設計有經費支出,學姊問我要不要自己賺,後來不知道為什麼經費又沒有了,變成了「無給設計」,於是我就把桃園縣政府的縣徽抓下來,更改一些顏色,打上新榮的大字,就變成了校徽,當時還以為只是暫時性的,為了動土典禮要做成徽章使用,因為校名可能還會更改,沒想到最後校名沒有更改,校徽也一直留到現在。



在校旗前有一塊草地,有四隻小狗在上面玩耍著,從最初的小黑,中間好像還歷經了黑皮,現在居然變成了四隻校狗,看他們這樣活潑的邊跑邊跳,實在很可愛!



走到三期校舍旁,這裡和學校後方都鋪了紅磚道,看起來比較沒那麼荒涼了,至於和公園交界的那一排樹,曾經從市公所搬過來的,不知道存活下來的有幾棵,現在看來,卻一棵也不認識了!



走上三期的三樓往下看,往右邊看去,校園是相當漂亮,以前看不出來的火箭造型,現在是清楚的佇立著,中間那塊過去的黃土現在已經變成了青青草原,看見挖土機在那裡守候著,想必活動中心的工程也已經開始了!



往左邊看去,老街溪畔那些我曾天天照顧的筆筒樹、阿勃勒在雜草叢生的小山坡後,已經看不清到底還在不在了,學校的轉變從高處望去,更有深刻的感觸。



順著怪手的方向過去,果然活動中心工程已經發包出去了,那條小巷子已經變成了一堆廢墟,想著再過兩年,這裡也會變得不一樣了,這學校的改變仍非完成式,仍然在進行式的樂曲中,大張旗鼓的向前邁進,然而,那些蠻荒的過去還是在我的記憶深處,這裡原先的農田遍布,老太太灑水的身影,都可以在重遊故地時浮現!



儘管學校再怎麼變,仍然有些熟悉的事物會在,走出校門後,在旁邊的工地大門,居然看見熟悉的字眼,這四句六字真言從過去的工地大門中消失,卻又在另一個工地大門再度出現,桂校長的風格果然不變!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echu 的頭像
goechu

快樂是自找的

goe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