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5月10日 星期四 下午20:23
前陣子參觀人文,對於他們的公告有了一些反思,正好回到學校後,陳老師告訴我三年級的盆栽遭到破壞的事情。
我問陳老師,盆栽上面是不是有告示....
陳老師:有的!我都有叫小朋友寫。
我:告示上面寫些什麼?
陳老師:禁止觸摸、請勿動手。
我:是不是能夠有更詳細的告示牌,上面寫著為什麼不能動手觸摸,因為這是小朋友辛辛苦苦照顧的,希望大家能共同愛護它,隨意動手會讓它受傷等等,詳細的說明,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陳老師聽了我的建議後,今天果然看見不一樣的告示牌了,上面不再是「命令」,而是「說明」,我也不落人後的剪貼出另一個失物招領的告示牌,我覺得,每一個告示牌都應該要像是跟小朋友說話,友善校園不就應該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