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01  

第三節

教學日期:3月12日(三)

教學主題:真分數比大小

教學目標:

1.在連續量的情境下,進行分數的大小比較。
2.當整體1不一樣大時,相同的單位分數也不一樣大。

教學設計:田娟娟、朱志青

教學者:田娟娟

觀察員:林碧珍教授、朱志青、劉貞鈺、朱建豪、李欣樺、郭原甫、吳麗娟、黃于芳、蘇純慧、林裕翔、胡哲瑋、南方芝

教材分析:

1.課本的安排上,進行「真分數的意義」時,先用連續量,後來用離散量,然後進行「分數比大小」、「分數的加減法」,都是連續量及離散量交錯進行。但是,在討論教學流程時,覺得以連續量進行「真分數的意義」、「分數比大小」、「分數的加減法」到「等值分數」,這樣的流程會比較流暢,因為「等值分數」只以連續量經驗,並不會進行離散量的等分。因此,決定調整順序,連續量進行完四個概念後,才回頭進行離散量的題目。
2.在連續量中,讓學生透過畫圖輔以文字說明,解釋同分母的真分數比大小。
3.學生無論使用「部分—整體」或「單位分數的累加」來說明都可以,儘量將兩種說法都呈現。
4.分數的意義中,「整體量」及「分母」都容易在同分母比大小中被忽略,在本次課程中,希望學生不是單純從兩個分數去比大小,而是從分數可以看到圖形或情境,在符號表徵與圖形表徵之間,做足夠的連結,以避免之後出現十分之一加十分之一等於二十分之二的迷思。
5.為了讓學生注意到「整體量」與「分母」對於分數比大小的影響,布題時不讓學生看到整個分數,而是給予「分子」,讓學生自己產生「分母」及「整體量」,藉此去思考「分母」及「整體量」對於分數比大小的影響。
6.兩數的分子選擇為2和4,期望學生選擇的分母,會讓兩個分數產生「大於」、「等於」、「小於」三種可能,發現分母對於分數比大小的影響。
7.為了讓課堂的討論更為具體,設計上以故事的方式進行,透過故事情境去理解各種分數比大小,背後代表的具體意義。
8.由於本次布題,很有可能會出現兩個不同分子的分數,值是相同的情況,因此下一個教學目標調整為「等值分數」,之後才進行「分數加減法」。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02  

【布題一】解決家長來信

親愛的朱老師您好:

我有一對雙胞胎。前天他們發生一件離奇的事情,懇請朱老師幫我查明真相。

事情是這樣的,因為哥哥喜歡音樂,弟弟喜歡繪畫,所以每個星期一哥哥會去上鋼琴課,弟弟就去上畫畫課。前天我臨時要加班,所以我分別打了2通電話,請2位老師分別去買2個披薩,哥哥吃不完的,可以和他的鋼琴老師分享;弟弟的披薩則和畫畫老師分。

問題來了,回到家之後,哥哥一直說他肚子餓,要吃巧克力,我問他吃了幾片披薩,他說他吃了4片。可是這時候弟弟卻大聲說他騙人,因為弟弟在畫畫老師那裡才吃了2片,現在一點都不餓,他說哥哥是因為想吃巧克力才說謊。

我先跟老師解釋一下,因為他們是雙胞胎,所以他們的食量幾乎一模一樣,而且可以確定的是,他們那天的早餐、午餐都是一樣的,下午也沒有再吃任何東西。

哥哥是很誠實的人,從來都不會說謊,但是我又覺得弟弟說得很有道理,哥哥應該是想吃巧克力才說肚子餓,不然怎麼可能吃4片披薩比吃2片披薩還要餓?4片披薩比2片披薩還要多不是嗎?

請問朱老師,哥哥說的一定是對的,請你幫我想想,為什麼會這樣?

煩惱的媽媽敬上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03  

老師收到了一封來信,請學生幫忙解決問題。發下白紙後,請每個人寫下可能的原因,並且用畫圖表示,哥哥吃得的確比弟弟少。

這一節課,由於有林碧珍教授以及11位亮點教師協助擔任觀察員,因此,更清楚記錄學生的思考歷程。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04  

個人解題後,老師要小組內進行討論。如果組內有一樣的理由,就只要拿一張代表,如果有不一樣的理由,就統統拿出來。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05  

第一組(觀察員:黃于芳)

1B寫:「弟弟的2片是十分之二,哥哥的4片可能是十分之一」,討論時說,弟弟的2片可能是真的2片,哥哥的1片,實際上可能是1片分成4片。

1E看了1B的答案後,試圖想要把十分之一圓畫成4片,可是畫不出來。

1C寫:「可能他們的pizza不一樣大。」詢問「我的可以嗎?」

1E:「pizza是一樣大的。」

1C:「有嗎?」

1E:「有有有,剛才有說。」

最後五人分別寫下

1A:1.食量不一樣大2.哥哥說錯了

1B:因為弟弟的2片是十分之二,哥哥的4片可能是十分之一

1C:有可能他們的pizza不一樣大

1D:哥哥的披薩雖然是4片,但是他的披薩都比較小片,弟弟有2片,但都比較大片,,所以哥哥才會餓。

1E:原本寫「因為弟弟吃了2個pizza,哥哥吃了4個pizza」

老師巡視時提示,哥哥吃4「片」,弟弟吃「2片」

1E改成「因為弟弟吃了一分之二個pizza,哥哥吃了四分之一個pizza」

但是,1E看了1B的答案後,就把白紙翻面,想用畫圖解決問題。結果畫出了弟弟是四分之二,哥哥是八分之四。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06  

第二組(觀察員:劉貞鈺)

2A:第一次寫「也許這兩位老師分的份量不同,或者哥哥是把1片分成4塊,也有可能老師幫學生先分好了」,後來塗掉,寫上「老師們分的份量不同,吃的份量也不一樣。」(圖畫:弟弟那裡將圓分成8等分,哥哥那裡將圓分成7份,但並不等分)

2B:可能是弟弟吃的披薩是2塊四分之一的披薩,但哥哥可能是4塊四分之一的披薩,所以比較少。(圖畫:以長條圖說明,哥哥是十分之四條,弟弟是四分之二條。)

2C:哥哥應該吃了片,因為(圖畫:弟弟的圓是八分之二)

2D:

(X)答1:有可能弟弟吃的披薩比較大。

(X)答2:有可能弟弟吃的是疊在一起的。

(X)答3:弟弟喝了很多汽水,吃了比較多的薯星星。(老師說,沒有吃其他東西後,2D把這選項畫掉)

(V)答4:老師給弟弟吃更多東西。

2E:我認為有可能是哥哥吃的披薩比較小,弟弟吃的比較大片,所以以這樣的推論來說,雖然哥哥吃的比弟弟吃的多2片,但其實哥哥吃的4片,有可能比弟弟吃的2片還來得少。(圖畫:以圓形角的大小說明,哥哥吃的披薩圓形角較小,弟弟吃的披薩圓形角較大。)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07  

這一組寫得比較久,互相討論的時間並不多,互相分享時,2C一直不願意給別人看,其他人堅持要看,最後不得已之下,只好拿出來,結果變得很尷尬,因為寫得真的不多。

2E在討論時,用比的解釋,弟弟吃的是角度比較大,哥哥吃的是角度比較小,所以弟弟會吃的比較多。

2B認同2E所說的。

2D的想法倒是不一樣,認為弟弟吃的是疊在一起的,所以每片比較厚。

小組討論後,決定將2D的答案送出去,因為比較多,可能會獲得比較多的小組分數。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08  

第三組(觀察員:胡哲瑋)

3A:哥哥可能是把一片披薩分成4塊。

3B:有可能哥哥吃的披薩尺寸比較小。

3C:哥哥應該是吃太飽,所以拉肚子了,回家之後,過一段時間,哥哥又肚子餓了,所以才想吃巧克力。(圖畫:哥哥的圓中畫了4個同等大小的扇形,但是圓內的其他部分留白)

3D:因為哥哥應該是吃了2塊切成4片,弟弟應該是吃了完整的2塊。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09  

3C原本的答案被老師否決了,因此寫了另外一個答案。「可能是把1片披薩分成4片」。

3A在引起動機(老師說明信件內容)時較沒有注意,有點不在狀況內,因此沒有弄清楚布題內容。

3B則是一直沒有動筆,直到最後才寫。

討論時,3A、3C直接否決了3B、3D的答案,讓3B、3D看起來心情有點低落。兩位男生一開始認為兩位女生的答案不對,不過,最後挑選答案時,又覺得自己寫得也不對,因此決定要貼3B的答案到黑板上。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10  

第四組(觀察員:蘇純慧)

4A:因為披薩可能不一樣大,哥哥的披薩比較小,所以4片可能沒有弟弟的2片大。(圖:八分之四小於八分之二)

4B:因為兩個不同的老師會買不同大小的pizza,哥哥的pizza比較小,弟弟的比較大,所以哥哥吃的比較少,弟弟吃的比較多。(圖:八分之四小於八分之二)

4C:因為弟弟吃得披薩不一定跟哥哥吃的平分的一樣,所以哥哥才肚子餓。(圖畫:弟弟的圓四分之二,哥哥的圓八分之四)

4D:因為弟弟平分的比較大,哥哥平分的比較小,所以哥哥吃得比較少。(圖畫:兄十六分之四、弟四分之二,其中,弟弟的pizza畫成四等分,塗上其中兩份;哥哥的pizza先畫成四等分,在將其中一等分分成四等分,然後塗上顏色)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11  

小組討論時,4A和4B的答案都是屬於「整體量不一樣大的」,4C和4D並不認同,認為同一家店的披薩一定會一樣大。

4B看4C畫的圖,認為哥哥和弟弟吃的是一樣多。

因為4A、4B、4C的答案都被質疑過,因此,最後四人決定要送4D的,看起來最沒有問題。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12  

第五組(觀察員:林裕翔)

5A:因為弟弟吃的那個pizza的一小片比較大,而哥哥吃的那個pizza的一小片比較小。(圖解:弟弟的圓分成4等分,取其2份;哥哥的圓先分成8等分,取其4份,後來改畫成分14等分,取其4份。由於那4份畫得太黑,造成界線不清楚,所以還標出1、2、3、4,表示有4份)

5B:
1.份量不同(圖畫:哥哥的圓6等分,弟弟的圓8等分)(後來刪掉)
2.披薩店偷工減料(老師說沒有偷工減料後刪掉)
3.哥哥比較早吃(老師說沒有比較早吃後刪掉)
4.分的數量不同(圖畫:哥哥的圓十六分之四,弟弟的圓四分之二)
5.哥哥中途去上大號(老師說「雙胞胎一定會一起上大號」後刪掉)

5C:因為說不定哥哥吃的一片比較小,弟弟吃的一片比較大。(圖畫:弟弟的圓分成2等分,哥哥的圓分成8等分。都沒有塗色。)

5D:因為可能是哥哥吃的是1片裡面的一半,而弟弟是全部的2片。

5E:可能是弟弟吃的比較大片,也可能是哥哥吃的比較小片。(圖畫:哥哥的圓是十分之四,弟弟的圓是四分之二)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13  

由於老師在課間巡視時,發現5B的答案偏離數學理由,因此逐一要學生撇開非數學理由的原因,後來5B逐一刪去。

小組討論時,第五組覺得5A畫得最美,因此提議要送5A的出去,但是又覺得5E的答案比較對,因此在5A的答案紙上補畫了5E的答案。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14  

全班討論

各組送出來的答案類型,總共可以歸類成五種類型。

類型1整體量不一樣大(5人):學生想到兩個老師買來的披薩是不同大小的,因此切出來的大小也不一樣。

類型2分母不一樣大(9人):學生想到兩個披薩雖然一樣大,但是切的片數不一樣多,哥哥的披薩切的片數多,每一片就變得小。

類型3不同的策略(3人):和上面兩種方法不太一樣,直接畫出兩人所吃的披薩總量是弟弟大於哥哥,然後才去切割片數,以符合老師的題目。

類型4不知所云(7人):理由寫得不清楚,難以理解的思考模式。

類型5等值分數(3人):思維和類型2相同,但是圖像呈現的是哥哥和弟弟吃的一樣多,適合放在最後,銜接等值分數的課程。

以上五種類型會有重複,因為有些人不只寫了一個理由,可能同時寫到2個類型的理由。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15  

【類型1】整體量不一樣大

哥哥吃的是小披薩,弟弟吃的是大披薩。所以哥哥雖然吃了4片,但是實際上,他並沒有吃得比較多。

這一類型原本應該更多,不過,有些學生認定兩個披薩不會不一樣大,因此在小組討論時,有些被刪去了。最後,剩下5人依舊是寫這個理由。

1C:有可能他們的pizza不一樣大。

2D:

(X)答1:有可能弟弟吃的披薩比較大。

(X)答2:有可能弟弟吃的是疊在一起的。

(X)答3:弟弟喝了很多汽水,吃了比較多的薯星星。(老師說,沒有吃其他東西後,2D把這選項畫掉)

(V)答4:老師給弟弟吃更多東西。

3B:有可能哥哥吃的披薩尺寸比較小。

4A:因為披薩可能不一樣大,哥哥的披薩比較小,所以4片可能沒有弟弟的2片大。(圖:八分之四小於八分之二)

4B:因為兩個不同的老師會買不同大小的pizza,哥哥的pizza比較小,弟弟的比較大,所以哥哥吃的比較少,弟弟吃的比較多。(圖:八分之四小於八分之二)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16  

如果哥哥拿到的那1個披薩,和弟弟拿到的那1個披薩,是不一樣大的,的確可能哥哥就算吃了4片,也沒有弟弟吃的2片多。

如果「1個披薩」不一樣大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辦法確認誰吃得多,所以,從現在開始,只要沒有特別說,被分的披薩通通一樣大。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17  

【類型2】分母不一樣大

兩人吃一樣大的披薩,但哥哥吃的披薩切成100等分,所以雖然他吃了4片(4/100個),但卻沒有弟弟吃2片(2/8個)來得多。

這一類答案的學生最多,有9人想出這樣的可能,這類的學生雖然還不會異分母的比大小,但是透過圖形,可以用符號記錄兩個異分母的大小。

2B:可能是弟弟吃的披薩是2塊1/4的披薩,但哥哥可能是4塊1/10的披薩,所以比較少。(圖畫:以長條圖說明,哥哥是4/10條,弟弟是2/4條。)

2E:我認為有可能是哥哥吃的披薩比較小,弟弟吃的比較大片,所以以這樣的推論來說,雖然哥哥吃的比弟弟吃的多2片,但其實哥哥吃的4片,有可能比弟弟吃的2片還來得少。(圖畫:以圓形角的大小說明,哥哥吃的披薩圓形角較小,弟弟吃的披薩圓形角較大。)

5A:因為弟弟吃的那個pizza的一小片比較大,而哥哥吃的那個pizza的一小片比較小。(圖解:弟弟的圓分成4等分,取其2份;哥哥的圓先分成8等分,取其4份,後來改畫成分14等分,取其4份。由於那4份畫得太黑,造成界線不清楚,所以還標出1、2、3、4,表示有4份)

5C:因為說不定哥哥吃的一片比較小,弟弟吃的一片比較大。(圖畫:弟弟的圓分成2等分,哥哥的圓分成8等分。都沒有塗色。)

3:因為可能弟弟吃的2片比哥哥吃的4片來的多(圖畫:弟弟的圓分成4等分,取其2份。哥哥的圓分成8等分,取其4片。文字說明:弟弟吃了2大片,而哥哥吃了4小片;弟弟吃2/4,哥哥吃4/8。

12:因為弟弟吃的一片比較大,哥哥吃的比較小。(圖畫:弟弟的圓分成4等分,取其2份;哥哥的圓分成16等分,取其4份。)

5E:可能是弟弟吃的比較大片,也可能是哥哥吃的比較小片。(圖畫:哥哥的圓是4/10,弟弟的圓是2/4)

11:有可能畫畫老師跟音樂老師分的大小不一樣,所以哥哥才會喊餓。(圖畫:哥哥的圓是4/10,弟弟的圓是2/4)

14:可能是因為弟弟一片比哥哥吃的一片還要多四倍,哥哥的老師再幫哥哥對切兩次。(圖畫:哥哥的圓是4/16,弟弟的圓是2/4,還註明哥哥的披薩比弟弟多切的部分是「老師切的」)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18  

【類型3】不同的策略

4D再分的策略:因為弟弟平分的比較大,哥哥平分的比較小,所以哥哥吃得比較少。(圖畫:兄4/16、弟2/4,其中,弟弟的pizza畫成四等分,塗上其中兩份;哥哥的pizza先畫成四等分,再將其中一等分分成四等分,然後塗上顏色)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19  

從文字上看不太出來4D真正的想法,不過,從圖畫就可以清楚的瞭解,4D是先將兄弟吃的總量先畫出來,讓弟弟吃的比哥哥多,然後再去符合老師的題意,把弟弟吃的分成2片,哥哥吃的分成4片。

1B以結果直接說明:因為弟弟的2片是2/10,哥哥的4片可能是1/10。(圖畫:哥哥的圓是1/10,弟弟的圓是2/10。學生嘗試畫了5個圓都不夠圓,因此沒有畫完,又畫了5個圓,但不滿意10等分,最後2個圓才標上哥、弟)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20  

1B的想法跟4D相像,不同的是,4D無法用文字呈現,1B可以用文字說明清楚;4D的圖畫把可能原因畫了出來,可是1B卻畫不出來。

2A:第一次寫「也許這兩位老師分的份量不同,或者哥哥是把1片分成4塊,也有可能老師幫學生先分好了」,後來塗掉,寫上「老師們分的份量不同,吃的份量也不一樣。」(圖畫:弟弟那裡將圓分成8等分,哥哥那裡將圓分成7份,但並不等分)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21  

【類型4】不知所云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22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23  

雖然被分的披薩是一樣大,但是怎麼分的不一樣。哥哥的披薩分得很多片,所以每一片都很小,弟弟的披薩分得很少片,所以每一片都很大。的確可能哥哥就算吃了4片,也沒有弟弟吃的2片多。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24  

接著,老師要學生用符號紀錄兩分數的關係,並且歸納出分數比大小要注意的事情。包括1個披薩(整體量)是不是一樣大?如果沒有特別說,就當作1個披薩(整體量)是一樣大的。

接著,要注意怎麼分的(分母),如果分的份數(分母)相同,才可以看份數(分子)去比較大小。

解決了家長來信。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25  

【類型5】等值分數(此類型並不在這一堂課處理,而是留在下一堂課,進行等值分數時才處理)

1E:原本寫「因為弟弟吃了2/1個pizza。哥哥吃了1/4個pizza」,旁邊畫了兩個圖,哥哥的圓分成4等分,弟弟的圓分成2等分。後來打X,換面畫圖:弟弟的圓2/4,哥哥的圓4/8

3C:哥哥應該是吃太飽,所以拉肚子了,回家之後,過一段時間,哥哥又肚子餓了,所以才想吃巧克力。(圖畫:哥哥的圓中畫了4個同等大小的扇形,但是圓內的其他部分留白)

4C:因為弟弟吃得披薩不一定跟哥哥吃的平分的一樣,所以哥哥才肚子餓。(圖畫:弟弟的圓2/4,哥哥的圓4/8)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26  

議課討論時,有些亮點教師覺得,布題是如果換成3片和4片,就不會有學生畫出等值分數,可能會更容易聚焦在比大小的教學目標。因為有些學生知道分割的份數不同,有可能會讓弟弟吃的比哥哥多,可是由於布題是2片和4片,很容易畫出兩人吃的份量相同,就會畫出和題意不同的圖案,但他的想法卻是符合預設的教學目標。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27  

但,也有些亮點教師認為,由於接下來要接著討論等值分數,所以,用3片和4片可以引導學生畫出等值分數的圖形,然後再下一節繼續討論,也是不錯的方式。

由於,這次的布題屬於非常開放式的題目,希望透過解決這道題目,可以一次解決許多概念。臆測與推論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培養學生思考的層次與歷程,但是所需時間較長,若不能一次串起數個教學目標,對於教學節數有限的現實下,的確會對老師產生不小的進度壓力。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28  

【布題二】如果兩人的披薩都是分得一樣多片,是不是就可以比較大小了?(可以)那麼,兩個披薩都分成了8等分,哥哥吃了4/8個披薩,弟弟吃了2/8個披薩,誰吃得多?請用數學符號記錄,並且用畫圖或文字說明理由。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29  

相較於布題一,這一題顯然簡單多了。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寫出「哥哥,4/8 > 2/8」。寫錯的只有1C,他寫:「弟弟,2/8 < 4/8」。不過,答案應該是筆誤。至於1B、3A都寫「4/8 - 2/8 = 2/8」,應該是知道4/8 > 2/8,只是因為老師要學生寫出「算式」,所以就把兩數相減。

103-0312_真分數比大小30  

結論

披薩一樣大的情況之下,哥哥吃4片,弟弟吃2片,有可能出現三種狀況。

哥哥和弟弟的披薩都是切成8片,哥哥吃4/8個披薩,弟弟吃2/8個披薩,哥哥吃的比較多,記成4/8 > 2/8。

哥哥的披薩切成4片,弟弟的披薩切成2片,哥哥吃4/4個披薩,弟弟吃2/2個披薩,兩人都是吃了1個披薩,記成4/4 = 2/2。

哥哥的披薩切成16片,弟弟的披薩切成4片,哥哥吃4/16個披薩,弟弟吃2/4個披薩,弟弟吃的比較多,記成4/16 < 2/4。

要比較兩個分數的大小,你可以試著用畫圖的方法,加上你所知道分數的意義,去把問題解決,然後用數學符號記錄下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e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