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下午19:18
如果,我想要在四年四班做什麼最值得的努力,那應該就是「城鄉交流」的活動了。對於物質充足的園區孩子而言,永遠無法理解自己擁有是如此的多,因此抱怨四起,一無所有的人有時候活得比較快樂,因為無所求,但是,已經擁有許多的人,往往反而過得不快樂,因為總覺得自己擁有得不夠多。如果要讓他們對於生活方式有所體認,到資源貧乏的後山去,相信會有很大的文化衝突,而且,最好在那裡住上一天。這個活動醞釀在腦中已經一陣子了,原本是想帶學生去原鄉過聖誕節,因故未辦。寒假過後,一次鼓起勇氣與石磊國小聯絡,似乎發現可以舉辦的曙光後,開始積極策劃。為了把許多細節釐清與確認安全問題,星期一,請假一天到石磊國小去,希望這個計畫真的能夠實現。可以促成城鄉交流,讓四年四班學生能體驗後山的原鄉生活。
一早,先到芎林新美珍蛋糕店買了三盒布丁蛋糕當禮物,接著,就遊山玩水的往石磊國小騎去。
曾經有一次,為了蒐集社會資料,特地去找尖石岩,走了兩次都沒有找到。沒想到,這次過了尖石鄉公所後,轉往尖石大橋時,就讓我看見了!
在高山圍繞之下,尖石岩看起來並不宏偉,甚至於更顯渺小。在尖石,往往都會令人感到渺小,而感到謙卑。
有多久沒來尖石後山了?大概也有五年以上了吧!以前常常走的路,都變得有點不一樣了。就像錦屏村的入口處,現在有竹子搭起來的牌樓。
左右兩邊還有泰雅族勇士守護著。
峭壁上的泰雅勇士雕像始終沒變,一手握著獵刀,一手指向遠方,從地圖上來看,勇士指向遠方的拉洛山(那羅山),標高1157公尺,而目前位置大約海拔420公尺。
如果繼續往前走,就會到梅花部落,不過,仔細看一下牌樓,「梅花村」雖然寫在牌樓最上方,但是較大的字卻是「梅嘎蒗部落」。以前雖然聽過梅花村,但是從來沒有去過,這次因為牌樓的關係,我才知道梅花的另外一個名字是梅嘎蒗,這應該是泰雅族語,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原住民語的重現,讓土地的名稱還給他們的祖先。另外一個有趣的事情是,梅花村會一直通道五峰的花園村,從梅花到花園,有機會也想騎騎看。
通往梅嘎蒗的入口處也有一個泰雅族勇士雕像,右手拿著長矛,左手握住獵刀,看起來一副要去狩獵的感覺。
牆上則雕刻著泰雅族女性的圖騰,耳垂穿有手指粗的竹管,臉上有文面,在年輕婦女的頭上像是小米的東西,卻不知到有何用意。
左轉上了橫橋後,橋的兩邊有許多的小雕像。可以看見許多泰雅族文化,以前知道的少,就不會特別去注意,現在,比較能看出雕像的意義了,像是這個雕像是原住民的舞蹈動作。
這是出草獵人頭的雕像。
這是防禦作用的瞭望臺。
獵得山豬的勇士。
變成老鷹的女孩。布農族也有變成鳥的小孩。泰雅族和布農族也都有兩個太陽的傳說,只是故事發展並不相同。
那羅溪相當乾淨,溪水的顏色更是引人入勝,停車下來看著看著,就不想離開了。在這裡,以前還認得出青蛙石在哪裡,不知怎的,現在卻找不到青蛙石了。
騎在錦屏後山產業道路,隨著海拔越來越高,看到的風景也越來越壯觀。本來可以看到的溪水,已經不再陪伴,取而代之的是兩邊的山谷。到海拔1200公尺時,可以往下看剛剛走過的路。以及路邊稀稀落落的道下部落。
往遠處看,一面光禿禿的岩壁就在眼前,從地圖上看來,那座山叫做「大混山」,標高1541公尺,比剛剛看到的拉洛山高出將近四百公尺。
上山的某個轉彎處,發現一棵大樹,高聳的佇立著。在近處,由下往上望,腦海中浮現的是「古木參天 」的成語。
終於,來到了宇老(海拔1450公尺)。沿著東穗山的邊緣到這裡,進入了後山的世界,一個跟前山完全不同的仙境。往低處看去,玉峰國小如蟻窩般渺小,左邊則是較矮的烏來山,當然,這個烏來跟新北的烏來並不在同一個地方。再遠處,彷彿可以看見終點站—石磊國小,不過,畢竟太遠了,實在無法確定。右邊是峰巒連綿,泰岡、新光應該都在上面。
將鏡頭往玉峰國小的方向拉近,居然清楚的看到玉峰國小了!有一台好的相機果然很重要,旁邊的大漢溪也清楚的出現在畫面之中了。
若城鄉交流能成,這涼亭或許是我們休息的一個點,從宇老俯瞰後山,這才是真的臺灣啊!
過了宇老,髮夾彎也就越來越密集了。
一小段的下坡到了岔路後,兩個泰雅族雕像歡迎著客人,旁邊豎立了許多路標,那是六年前沒有的,我還記得那時只有在路邊矮矮的護欄上,用油漆塗上「←石磊國小」,現在已經豎立如此美麗的路標了。
連距離都標上去了,距離石磊國小還有11.7公里。距離另外一條路的司馬庫斯則是35公里。
幾個髮夾彎對於開車的人可能比較困難,對於機車族而言,只要煞車夠好、油箱加滿,其實不會太難騎。這次不知道為什麼,對於髮夾彎突然很有興趣,拍了好幾張照片,覺得每個彎道有不同的風景,也蠻美的。
玉峰村導覽圖?這也是六年前沒有的,看來,這裡發展觀光,倒是做了不少東西。
一台卡車從山裡面要出來,正好路上在施工,所以它要轉彎變得很困難,滿車的竹子倒是頗驚人的。
在這裡至少等了五分鐘,才能繼續前行。
不久後,就能看見那些竹子的來源。從山坡上空曠的景象看來,已經有大片的竹林送下山了吧!
車子騎得很快,連過了玉峰國小都不知不覺,走進一條明隧道,看見牆上的壁畫,倒是很新奇,這也是以前沒看過的。而中間畫的「馬里光瀑布」更是我所期望的點。
終於抵達谷立部落。谷立是泰雅族語,也就是石頭堆疊起來的意思,漢人翻譯成「石磊」,也頗有意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