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下午21:12
科展!聽起來就是一個專業的遊戲,只有程度好的人才能夠玩得遊戲。不過,科展的流程與思考邏輯,卻是一套相當好的課程,如果能讓班上的學生走過一遍,相信未來在資料整理或報告上,會有不一樣的成果呈現。
只是,該如何帶學生做科展?少數人做?有興趣者做?還是......全班都來做?
最後,我選擇試試全班都來做,成敗雖難以預估,不過,讓每個孩子了解科展是怎麼一回事,也算一個好的學習了。
今天,我讓學生去思考題目。當然,思考題目必須要有些東西進去,他們才有方向,過去科展作品雖然資料豐富,但是多不適合他們研讀與模仿,實在太難了,容易讓他們提早打退堂鼓。那麼,該給哪些方向呢?
最後決定給他們四個方向思考。第一、發明類,發現生活中的問題,然後想要發明一樣東西去解決這問題,可以嘗試結合兩種舊東西,發明出一種新東西,關於這一個方向,我就給學生看下課花路米的「小發明家高峰會」,節目中介紹了「世界青少年創意發明展」,包括桌球撿拾器、滾輪美工刀等,都是小學生生活中會遇到的,他們用創意去發現東西解決問題。
第二、實驗類,發現生活中的問題,用實驗的方式找出解答,這在自然課已有訓練,因此學生一聽就懂,我給學生看的是流言追追追的「致命可樂」,影片中談到了網路流言─可樂能將牙齒腐蝕,因此進行一連串的實驗去驗證對或不對。
第三、遊戲類,參加數學科展,勢必要借助數學遊戲,所以,我教學生玩盒子遊戲,希望能產生興趣,以研究數學遊戲為主題。這遊戲容易上手,加上雙人對戰,大家很高興的玩了起來。
第四、觀察類,觀察生物以歸納習性或給予啟發,我則提供了兩本小牛頓,一本介紹甲蟲,一本介紹鳥類,讓他們從中找尋題材。
第一步還是踏出去了,接下來就要義無反顧地帶著往前衝,希望每個學生都能在科展旅途中,學習到、快樂到並且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