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上午10:52
這次的小記者營課程相當精實,每天早上九點半開始,就是一連串的課程,一個接一個,非常緊湊。
第一天第一堂課是「新聞是什麼」,先初步瞭解新聞的運作流程,接著「採訪技巧大公開」,教小朋友如何進行採訪,採訪需要做哪些準備及注意事項,最後則是「新聞會說話」,告訴小朋友新聞畫面其實會呈現以偏蓋全或傳達錯誤的可能,每一個課程都很精實,許多內容即使上課對象是大學生,依舊可以獲得許多知識,真的非常專業,難得的是,參加的學員有許多真的非常有興趣,不斷提問,而且有些提問內容還頗為專業的,相當厲害!
第二天一開始是「新聞稿寫作」,教小朋友在採訪結束之後,如何寫成新聞稿,整個課程架構非常明確,就是讓小朋友學習從採訪到播報的歷程,接下
來就是實際操作的課程,在隊輔帶領之下,每一組小朋友都會抽到一個受訪者,可能是下課花路米、水果冰淇淋、故宮奇航製作人,也可能是音效詩、動畫師或短片編導,對於採訪對象先看其作品、蒐集資料,接著開始討論訪問內容,下午就開始真的去採訪本人,回來之後,每個人開始寫稿頭,即使同一組訪問對象相同,但每一個人在採訪時聽到的、注意的東西不同,寫出來的稿頭也不太一樣,自己完成自己的稿頭,準備在第三天進棚當主播。為了在第三天進棚播報能順利,最後一堂課還安排了播報演練的課程,讓小朋友先在簡報室上臺練習,一一指導。
第三天的重頭戲自然就是進棚當主播,在攝影棚裡,先參觀了副控室和瞭解攝影棚的機器後,接著小朋友一一坐上主播台,還沒輪到的小朋友中,有緊張的、嚴肅的、拼命練習的,也有一派輕鬆、自信滿滿的,大家在現場導播的指揮下,很認真的開始播報了起來,看起來還真的有模有樣,就像個真正的主播一樣,播報結束之後,總獲得在場一致的掌聲,不過,播報中也出了一些狀況,有些小朋友看不到讀稿機上的字,念到一半就停了下來,甚至於攝影機拉近之後,仍然是有人看不到,副控室內只好把字體放大,放大之後跑字速度也跟著得加快,後來又出現跑字速度跟不上小朋友讀稿速度,還有人在主播播報時,不小心打了噴嚏,狀況連連也成為後來小朋友成果發表會的素材,真有趣。
下午的課程是台語新聞跟手語新聞的認識,台語新聞的講師要小朋友試著播報台語新聞,真倒難倒了一片小朋友,許多小朋友根本不太會說台語,一篇短短五十個字的新聞,就可以說出一堆不會唸的詞,為了能夠順利上臺播報,大家拼命詢問,然後在新聞稿上標上注音,總算度過這個難關。
手語新聞的講師是最受歡迎的曉書主播,不只小朋友愛,工作人員也都愛,最後大家都搶著要簽名跟合照,挺著大肚子的曉書主播一直展現親切的笑容,加上珮君的同步翻譯很有趣,讓大家學起手語來興致盎然,這一堂課中,講師幫每一個小朋友取了屬於他自己的手語名字,並且配合聽障奧運,教小朋友關於運動場上的手語訪問及回答,接著,小朋友就用學到的手語編成手語劇,一一上臺進行表演,大家不但學得快,還會應用!真是不簡單!
第四天第一堂課是「客語新聞」,大家都很怕會跟台語新聞一樣,要大家用客語來播報新聞,幸好並沒有,客語主播教一些客家話外,並且帶大家瞭解客語新聞和一般新聞的不同點,最後到客家電視台參觀攝影棚。第二堂的「新聞大解密」,則是解讀新聞,瞭解好新聞與壞新聞的差別與價值,並且讓小朋友從中國時報、聯合報與蘋果日報中找出好壞新聞。
下午,則兵分兩路,一邊是一樓進行成果發表會的採排,每一組都會抽到一個任務,將在最後一天的成果發表會中呈現所學,六個題目分別是「用手語播報一則新聞」、「用台語播報一則新聞」、「介紹客家文化的新聞」、「呈現一場記者會」、「呈現SNG連線的狀況」、「呈現有無價值新聞的比較」。同時,各組必須將這幾天來的照片進行編排,呈現在全開壁報紙上。二樓這裡則是進行拍攝學員的真人動畫,在前一天跟德宜、茵絜說明什麼是真人動畫時,她們提到小朋友會不會臨時想不到,真倒是之前大家都沒想過的問題,於是在台語新聞結束之後,花了一點時間跟學員說明什麼是真人動畫,以及他們要做的準備,今天進行起來,就比較流暢了,有些小朋友不但有備而來,還帶來了道具,有些小朋友還稿黑色幽默,很有趣!
第五天,最後一天了,在成果發表會上,許多家長都一同參與,欣賞著小朋友精彩的演出,每一組的呈現不但貼近主題,還借題發揮,呈現各組幽默與深具巧思的部分,每每總得引發全場發笑,並且把上課學到的東西運用在劇內,小朋友很厲害,隊輔也很厲害。
五天的課程不但學到了整個新聞記者、主播的知識與體驗,還學到了多元文化的新聞必要性,緊湊的課程讓大家學到很多,當然,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我也學到了很多,很有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