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4日 星期六 上午11:52

上一次來歷史博物館是高中時代了,只記得是美術老師指定我們來看展覽,展覽主題與內容是什麼,都已經不記得了,倒是記得當時還跟同學去了光華商場和世貿看資訊展,記得當時公車經過中正紀念堂時,我們居然鄉巴佬的喊了出來「哇!是中正紀念堂耶!」,引起了其他人的側目,上週六到歷史博物館,則是為了兵馬俑展。



台北的公車比起基隆的公車,果然還是方便許多,上面寫著「下一站:中興新村」,讓我這個外地人隨時知道我的位置,何時該下車也較為篤定,在基隆時,我想在海門天險站下車,一路上都戰戰兢兢,深怕過了站。



捷運到了小南門站出來後,沿著博愛路往南行,很快的就能到達植物園。



今天的目的不是植物園,也沒有閒情逸致欣賞植物,只想趕快到歷史博物館內,不過,美麗的蓮花倒是停下了我那匆忙的腳步,拿起了相機拍下了幾張。



廣大了蓮花池後,就是歷史博物館了。

早上十點四十分,我到了歷史博物館門口,排隊的人群真是驚人!從入口處排到圍牆,再從圍牆排到大門口,這樣已經有六十人左右了,人龍還沒結束,從大門口排到南海路上,順著南海路往東走,走了五分鐘居然還看不見尾巴,如果排到重慶南路上,我想也不意外,就算已經擁有門票,想要進去,至少要排隊四十分鐘吧!太可怕了!這時候心裡有兩種選擇,第一種選擇就是找到尾巴,慢慢地以一分鐘前進五步的速度,跟著大家一起耗時間進場,第二種選擇就是先回家或到淡水去,等到星期一再來看。

就在猶豫不決時,幸好看見了第三種選擇,那就是先去參觀二、三樓的展覽,持兵馬俑門票可以參觀其他展覽,所以,我覺得離開可怕的人潮,到二樓先參觀了鄭成功文物展,再到三樓欣賞黃河流域的漢文物展,等到參觀完之後,已經是十二點二十分了,這時候在到兵馬俑展入口,人潮居然少了很多,我一去大約就排第三十個,大約十分鐘後,我就進場了。

不過,週末到這裡參觀,還真是一種折磨,裡面的人依然很多,在人擠人之中前進,參觀品質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不過,在導覽的解說之下,還是獲得許多的收穫。

一進門,首先看到的就是秦始皇的陶俑,當然只是複製品,不過雄壯威武的氣勢,著實有不怒而威之勢,再往裡走,則有仿造遺址的情況,可以看見各俑身首異處,要拼回完整的陶俑,的確需要許多的工夫。

進入真品展覽區時,兵馬俑只有四個壓克力板圍著,我們可以很近距離的觀察兵馬俑的服飾、表情、裝備、鞋子等等,導覽帶著我們從頭到腳,從歷史故事到軼史的解說,有時摻雜著借古諷今,令人會心一笑,對於每個俑也有了深刻的認識,每一個將軍俑、武士俑和軍吏俑手上都拿有兵器,但是因為兵器是分開展示,也讓大家猜他們應該是拿什麼呢?

兩座彩俑--綠面跪射俑及彩繪跪射俑是展覽的主角,因為他們不但是真品,而且據說綠面跪射俑以後不會再出國了,而為何是綠面?依舊是一個未解開的謎。

令我感到詫異的是,秦始皇時代「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的觀念,為了讓秦始皇死後依舊有死前的排場與享受,秦陵的奢華與完整讓人驚嘆,除了文武百官都有俑軍團陪葬外,就連在宮廷中取悅皇帝與臣子的「百戲」,也有百戲俑,沒有穿著上衣,大腿粗而結實,反映著當時流行的角力、扛鼎等娛樂。

管理馬廄、飼養珍禽異獸的圉人,也有跪坐俑,身著交領長襦,腰間束帶,雙臂下垂,雙腿跪坐著餵食著動物,還有仙鶴、鴻雁等銅製的動物,也一併帶到秦始皇的地下,可以說把宮廷完整的帶到地底下去了!

出巡的銅車馬也有,即使逝世之後,依舊要處理政務、巡視天下?

豐富的秦陵,在兵馬俑展中看見許多兩千多年前的物品,雖然在當時屬於暴政之一,卻也讓我們見證了秦朝宮廷歷史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echu 的頭像
    goechu

    快樂是自找的

    goe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