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2日 星期日 下午22:02
今年的運動會沒有很多破紀錄的消息,卻有許多的創舉。
過去參與了四屆運動會,幾乎都是採取週會頒獎,運動會結束之後才開始統計各項比賽成績,這也是因為採取計時決賽的關係,三十六名選手分六組比賽,最後比出前六名,由於沒有決賽,前六名不會在同一次一起跑,即使這一組跑到第一名了,還要看別組的成績才知道有沒有得牌,也因此,之前都不敢當天頒獎,以免比賽眾多之下,一不小心對錯了,事後的補救將會非常頭大,儘管如此,每年運動會檢討會都會有老師提出,希望能當天頒獎才有感覺。
去年,我就思考有沒有辦法寫一套程式,看看能不能加快成績核算的速度,也增加名次的精準度。十月初開始嘗試,覺得還蠻順利的,因此大膽跟訓導說,我可以幫忙成績核算的部分,應該可以在賽完後馬上知道成績,並且印出獎狀,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果程式寫錯,成績計算錯誤,將會導致很大的災難,真不知道當時哪裡來的自信,毛遂自薦做這樣的挑戰,不過,話說完,程式也寫得差不多了,開始試著run看看。
這份程式中,也一個表單跟終點裁判的成績表一樣,方便當場接到終點裁判的成績表後,直接key-in上去,另外一個表單則會從終點裁判的成績表中,自動跳出前六名的班級、姓名、成績,並且比對大會記錄,看看有沒有破紀錄,裡面有許多的連結,環環相扣,如果一個地方錯了,就必須從頭找起,為了保險起見,還rand好幾組數據跑跑看,看前六名有沒有抓錯。
比賽當天,嚴陣以待,當五年級200公尺女子組跑完後,第一張成績送過來,我慢慢的、一個一個的打進電腦中,打完後,還一一比對成績及該組名次有沒有錯誤,最後跑出前六名時,果然完全無誤,終於可以放心程式是對的了!接著,很快地就可以把成績交給司儀進行公布,然後馬上就印獎狀,連同獎牌一起頒獎了,就這樣運作了幾組後,越來越順暢,幾乎可以說該組比賽一結束,大約只要十分鐘以內,頒獎的東西就全部準備好了,就等著空檔就可以頒獎了!當場頒獎,感覺果然不同,也節省了之後許多的週會時間。
第二個創舉就是小小攝影組,比賽前一週,突然想到要拍攝,不過,心在成績組,人不敢亂跑,於是興起小攝影記者的想法。
運動會很難拍攝,兩年前我拍過,所以我知道,從鏡頭裡看出去,幾乎是同樣的動作反覆上演,起跑、跑步、抵達終點,又回頭拍下一組,起跑、跑步、抵達終點,如果沒有目標的拍攝,很快就會倦怠,如果想拍破紀錄,卻又可遇不可求,賽前根本不知道誰會破紀錄,想要離開司令台去拍別的東西,也不敢走,深怕一走,破紀錄的鏡頭就錯過了。因此,這次找了七個人負責運動會拍攝,兩個人專責在司令台上,拍攝無聊又重要的一次又一次跑步,另外兩組則分別拍終點及花絮,可惜的是,決定的太慢了,真正練習的機會只有兩個午休,最後,只能聽天由命,讓小朋友去自由發揮了。
比賽結束一段時間了,不過,運動會的影片一直沒有時間拿出來看,不知道拍得如何,或許抓不到競賽員,我想,這也是情有可原,畢竟練習時間太短,或許拍不到重點,畢竟經驗不足,不過,就當是給五年級新手的一個磨練機會,倘若以後有機會,能夠多給點時間與機會,就能掌握住好的畫面了。倒是花絮訪問的部分,似乎進行的更不順暢,小朋友去訪問小朋友,是過去小導演大夢想中能成功的一個重要理念,可惜在這一屆還沒能找到適合的記者。
今年,還有另一項創舉,這是五年來第一次在細雨中進行,有時候雨飄得大一點,比賽就遭到中斷,中斷之後跑道又濕了,即使雨停了,還是得等一等,等到跑道可以跑步的狀態後,才繼續進行,也因此大隊接力也首開延期的紀錄。星期五的田賽更慘,大雨把壘球擲遠跟跳遠硬生生的延賽,濕冷的運動會,可惜了原本該熱鬧、即時、豐富的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