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8月10日 星期日 下午12:39
台東縣,面積僅次於花蓮和南投,是台灣面積第三大縣,不過海岸線長度似乎是第一!
途經八仙洞便知已經來到了台東縣,這裡是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代表地遺址所在,從海岸路往右邊看去,高聳的岩壁就在旁邊,著名的靈巖洞更從路邊即可望見。
靈巖洞是八仙洞的第一洞,狹長的海蝕洞地形,成為許多旅遊書在介紹八仙洞的代表景點。
八仙洞的洞穴有十幾處,每個洞穴都供奉不同的神明,有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等,最頂端的洞穴供奉著八仙,這裡簡直就像是道教大觀園。
雄壯威武的石獅子像,守在靈巖洞旁,小姪子很高興的騎在它身上拍照。
有一隻小狗懶洋洋地躺在不遠的前方。
大家沒興趣爬山看洞,在第一洞休息一陣就下來了,小姪子發現了比他的頭還大的波羅蜜果實。
「這片葉子也比我的頭還大耶!」
離開八仙洞之後,繼續往南騎去,不久在路邊居然發現了向日葵海,不過,只能算是小向日葵海,面積並不大,但看起來已經很賞心悅目了!
海岸公路非常直,路也很平,加上天氣很好,騎起來相當舒服,不過一路上沒有店家,午餐只能靠seven了!
從八仙洞到三仙台大約騎了35公里,兩個點的距離還不近呢!
不知道為什麼,八仙的故事在這裡似乎還蠻紅的,三仙台跟八仙也有關係,據說呂洞賓、何仙姑和鐵拐李曾經在這裡休憩,因此三座小山被稱為三仙台,為了符合八仙傳說,台東縣政府還在三仙台和礫石灘之間做了八拱橋。
想要走到三仙台去,並需走上走下八次,不過,姪子對於「走路」這回事,總是顯現出不耐的表情,走到第二拱橋就已經是極限了。
往太平洋看去,海面就有兩種顏色,加上天空藍,三種藍色就在眼前。
三仙台的自然生態頗為豐富,屬於自然保護區,不過風大、太陽大的情況之下,還是沒有多做停留。
繼續往南行,在路邊看到了一個指標,只是右轉進入「都蘭遺址」,台東的遺址是全台灣最多的,順著路標及小路往西走,我們看到了大大的石碑,上面述說著阿美族發源地--都蘭部落。
三千五百年前,阿美族人來到了這裡,原本稱此地為基卡拉山,後來因為地震頻繁、石頭堆積,因此稱此處為「阿度蘭」,演變成現在的都蘭部落。
從石碑旁邊的小路走進去,雜草叢生,入口處還必須撥開才走得進去。
大約僅僅一分鐘的時間,就來到了遺址的地點,有三個石壁散落在附近,看起來似乎是不起眼的石頭,其實他顯露在地面上的高度可能還不到四分之一呢!原住民對於這種巨大的石壁相當恭敬,總覺得有神靈存在,因此也習慣將族人葬在石壁附近。從石壁區往下走,便可以看到石棺區。
離開都蘭遺址後就到都蘭最有名的景點--水往上流,潺潺流水由下往上流。
明明知道是因為地形的錯覺,卻還是覺得很神奇,比起小叮噹遊樂園,這裡更難以在現場解釋水何以往上流,不愧是奇觀!
最後一站則來到了小野柳,進來這裡,真的有種回到北海岸的感覺。
衝浪!
------------
今天住宿的地點在台東市新火車站附近的貓月(台東市國泰街18號/089-239671、0912-333407)
http://homepage11.seed.net.tw/web@1/catmoon1820/
http://tw.myblog.yahoo.com/catmoon1820
由於這條路是新路靠地址是找不到的,雖然是台東火車站附近,可是相當荒涼。
這裡最大的特色應該就是浴室吧,三種沖澡功能,有小蓮蓬頭的,有從頭上SPA的,還有從前方噴出六個水柱,很新奇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