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4日 星期日 下午18:48

今天早上到影像博物館參加「社區培力營發表會」,這是一個紀錄片研習的活動,今天則是他們活動的重頭戲,也就是將平時拍攝剪輯的影片播放出來,作為這個活動的成果發表會。

社區培力營的時間是從去年九月就開始了,根據發表人的說法,紀錄片拍攝了三個月,去年底原本希望參加這個活動,卻因看到的時間太晚了,報名早就截止了,今天看了他們發表的作品,更讓我下定決定,今年一定要報名到,一圓我想當導演的小小夢想。

今天早上原訂發表三部影片,不過,由於指導老師遲到的關係,讓形成整個延誤,因此只播放了兩部,第一部是「行不行」,拍攝的主題是東門街行人路權的問題,影片談到東門街在機車亂停之下,行人幾乎沒有路權可言,影片則提到桃園縣成功的將路權還給行人的例子,作為東門街的政策建議,不過,正如發表會的講評所說,影片沒有成功聚焦,在眾多想法濃縮在三十分鐘的紀錄片結果下,反而看不到問題的重心,而影片一開始就直接切入主題,忽略了敘述還路於民的的緣由為何,讓觀眾有點一頭霧水,指導老師分享了幾點,我都覺得相當受用,也有部分是我之前剪接影片的缺點,更讓我覺得可惜沒有辦法參加他們的訓練課程。

第二部原本的主題是「流浪教師」,也是吸引我來看的原因,沒想到主題已經更換,由於導演在拍攝過程發現三個月不夠呈現,只好更換主題,拍攝的主題改為「電繡活」,也就是傳統的技術--繡學號,拍攝的主角是她的媽媽,但事實上這部紀錄片的內容跟主題不大一樣,並非完全圍繞在電繡活,反而是由這個技術談到她們家庭生活的點滴,她與爸爸媽媽間自然而不做作的互動,都記錄在影片之下,令人相當感動,指導老師說,這部片的「空鏡頭」運用相當恰當,對於這個名詞我不太懂,但是對照影片內容,我稍微能夠理解,原來我以前也用過這種技巧,可是我不知道那就做「空鏡頭的運用」,這個活動實在很有意思,影像博物館讓新竹人自己用鏡頭去敘述新竹的故事,並且透過一些訓練拍攝成紀錄片,能有這樣的資源,實在是很幸福的事情,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echu 的頭像
    goechu

    快樂是自找的

    goe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