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12月31日 星期日 下午21:28
迪化街上也保留著日治時期巴洛克建築的牌樓,不過比起北門大街的周益記,還算小了一些,真的,新竹人應該要好好保存這各歷史文化資產,別讓它再任意遭到破壞了!
終於來到了「大稻埕碼頭」,據說,以前這裡因為有一大片晒穀場而聞名,現在當然不復見當年的晒穀場,但是由於位居淡水河,是茶葉重要出口的大稻埕,依稀可以找到過去那重要的身影。
進入大稻埕碼頭五號水門,右手邊看見一個可愛的地圖,馬上拍了下來,從這張地圖可以想像整個茶葉的輸出路線,新店溪從南邊匯入、基隆何則從北邊匯入淡水河,位居中間地帶的大稻埕,自然成為當年重要的港口,自大稻埕往南或往北走都有不同的景點,在北邊有大龍峒,在那裡有保安宮和孔子廟,往南則是現代熱鬧的西門町,也可以往二二八紀念公園,去看臺灣的政治中心。
看到「大龍峒」,就想到浪淘沙一書中,丘雅信被媽媽騙著要嫁到大龍峒去,雅信的媽媽趁著晚上自己偷偷回家,讓雅信獨自留在大龍峒,心急難過的雅信決定從大龍峒跑回家,最後居然成功返回家中,也讓雅信媽媽相信這是個錯誤的決定,因而打消這個念頭。當時,看著小說中的這一段時,總幻想著大龍峒應該是有一個很大的山洞,裡面住著都是原始人,身上披著獸皮,晚上在山洞前生火烤食物,雅信被嫁到那種地方,當然死也要逃走!也因為浪淘沙的關係,讓我選擇了「大龍峒」作為下一個景點。
繼續欣賞大稻埕的風光,這裡有一個中國帆船的模型,講述著當年閩南人就是駛這艘船來臺開墾的,趕緊為它拍一張照,我想,這對於未來講臺灣歷史的時候,應該會有綠葉的作用。
離開大稻埕,沿著環河北路開始向北行,宰宰的人行道讓我感到很不安全,走了一段路之後,決定停下來看看地圖,是否有其他路線可以走,妹妹的地圖在這時發揮了很大的功用,我決定改走小路,一個人的台北行就是有這個好處,雖然路途有點遠,也沒有其他人會抱怨,因為只有我一個人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