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下午20:59
有時候,上課還是要看老天的臉色。
前陣子接連幾天的下雨,因此計畫以「設計雨撲滿」為主題,讓學生小組激盪,看哪一組能在最短時間內蒐集最多的雨水,就在計畫準備付諸實行的那一週,烏雲散去,豔陽高照。
上週決定更改計畫,既然太陽這麼大,就改上「太陽能鍋」,將蒐集來的影片剪好,一些器材準備好之後,昨天早上居然又開始下起雨來,果真是計畫比不上變化,人算不如天算!
雖然如此,昨天依舊以太陽能鍋為主題來上課,六五學生還是很努力去蒐集一些物品,讓他們的太陽能鍋「理論上」能加熱最多,這實在有點隔靴搔癢,教室外的雨未曾停歇,教室內的各組試著報告他們如何利用太陽能來加熱,就這樣紙上談兵了一天。
今天,六年六班就幸運多了,太陽很賞臉的撥開烏雲,綠地的溫度隨著日頭加持之下開始攀高,不過也不算太熱,大約十一點,就讓他們把設計好的作品帶到紅磚道實際測試自己的產品有多少能耐,統一規定則是只能用我提供的塑膠杯裝教室內24℃的水,時間則是十五分鐘看哪一組能加熱最多。
用黑色的只包住杯子,這幾乎是每一組都會想到的保溫方法,用鏡子反射熱能也是,只是鏡子如何取得就比較傷腦筋了,有兩組不知道去哪裡借來了大面鏡子,有一組更猛,居然借來了三十多面小鏡子,每個人拿著幾面反射,當然這一組效果會最好,拿溫度計去測試,在短短時間內居然上升了十一度!
當然也有些人想了一些沒有效果的怪招,例如那黑皮書在太陽光下曬,曬得熱熱的之後,放到杯子旁為杯子加熱。也有人拿眼鏡說要聚光,以為眼鏡可以跟放大鏡一樣將太陽光聚集到某一點,這也突顯牛頓版缺少凹凸透鏡課程的問題,其實近視眼鏡是凹透鏡,會將光線發散出去,而無法聚光的。
太陽能鍋的活動很有意思,可以看見大家的巧思,或許明年可以改用鋼杯或鍋子,成效就會更明顯,成就感也就更大!嗯!太陽能鍋!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