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SC_0298.JPG

對於歷史,總是有一份過度的熱愛,自幼便是。

於是,看到社會課本的歷史,總是有更多的想法,因為課本裡學習歷史的內容,總是太過於瑣碎,將印象中的歷史故事,簡化成一兩句充滿立場與標準答案的起因,然後,就是改朝換代的結局了。可是回頭想想,我是怎麼愛上歷史的,絕對不是因為很快就看到故事的結局,而是過程中充滿戲劇性的高潮迭起,刻劃著各種人性的貪嗔癡,不同時代下的驚訝與犧牲,這些,都讓歷史人物生動的在你眼前,帶來許多的振奮與遺憾。看過呂世浩教授的秦始皇三部曲,又讓我看到更高的眼界,將歷史人物的言行與心思,史學家的字句琢磨,分析的極為透徹,那真的是熟悉各種文史古籍,才能讀出來的細膩。最讓我佩服的是,他真的讓歷史成為一面鏡子,讓讀者回到古代去思考與判斷,真的借鏡於現代,那是真正在思考的歷程,也是真正把歷史活用的經典。我的文學底子淺薄,自然是做不到大家境界,但是,這樣的方向,引領著我在備課的準備,引導著我看社會這門領域的角度。

DSC_0304.JPG

帶著對於教授歷史的憧憬,看看課本對於西亞古文明的介紹,就是上面那一頁!真的不誇張,就是一頁!兩段話交代完畢。重點很容易整理,課本內容已經整理得很清楚。

1.西亞古文明發源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原因是:平原、土壤肥沃、適合農耕。

2.有進步的曆法。原因:配合農耕。

3.數學很厲害,發明60進位。

4.發明楔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原因:紀錄商業活動

5.漢摩拉比法典,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投影片1.JPG

姑且不說,我們要如何學習呂世浩教授,將歷史讀出細膩。實際上,課文也只有重點整理,幾乎可以說是條列式餵食,而西亞古文明的偉大,隨著停筆在漢摩拉比,故事還沒開始就要結束了,究竟偉大在哪裡,究竟這一時期的成就,帶給世界歷史多大的影響,老師該如何傳達出去呢?在西亞發生的故事,還有出生在美索布達米亞的西伯拉罕,也就是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先知,他影響的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主宰著幾千來的世界,猶太教的以色列,更是中東新聞的主角之一,出埃及記的故事,更在好萊塢上演過,諾亞方舟,還是前幾年世界末日預言的濫觴。那些小時候熟悉的故事,原來就發生在西亞,原來就在這一時期,原來,都不及蘇美人發明六十進位來的重要。這樣的素材,該如何但學生思考歷史呢?我反而擔心,讓小朋友對於歷史倒盡了胃口。

投影片2.JPG

於是,我想將一點一點的課文,試著找尋其中的關連與起承轉合,想將社會課,變成帶著學生思考,如何在那個時代面對問題,在那個時代看見未來。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不過,喜歡做這方面的嘗試。寒假努力的看對岸中央電視臺的《世界歷史》,這影片的旁白,就是標準的傳統中央電視臺旁白,口齒清楚、聲音沒有高低起伏、步調緩慢,影片的節奏也是拖拖拉拉的,幸好可以兩倍速播放,不然,真的不是凡人可以看完的。但是,裡面對於世界歷史的解釋,以及承先啟後的歷史脈絡,是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整個大歷史的,所以我開始剪成一小段一小段,就像均一教育平台的原則,每段影片都不超過三分鐘,能夠一分鐘左右更好,每一段影片,都是一個脈絡的解釋,而脈絡以外的枝節,就捨去不用。留下了一條清晰的遠古時期的故事:180萬年前的世界,已經有地方進入舊石器時期了,人們利用石頭作為攻擊武器,可以攻擊溫馴的動物或採集果實維生,使用石頭的技術,在人們會使用了什麼,才更為精緻,征服了更大型的動物?我試著帶學生回到遠古時期,從照片及影片中,去想像當時人類的每個偉大時刻。

學生則是四人一組,先經過個別寫下答案,然後小組討論,提出一個最有可能的想法,然後小組競賽。這一題,有三組很厲害,馬上聯想到「火」,有一組想到「磨石頭」,有兩組想到「矛」,有一組想到「槍」(還解釋不是現代的槍,而是耍花槍的槍)。我們本來就不是那時候的人,要去想那時候的事情,自然有困難,不過,在課堂上「動頭腦」,是很美的風景,所以,我把時間留給他們「想」。

投影片3.JPG

這一題超難,誰會想到15000年前,是冰河時期的結束,全球冰河退去,讓漁獵生活開始了。不過,前一題的影片末端,其實已經很明顯的提示,冰河時期的他們,在會使用火之後,就能夠躲進潮濕的洞穴居住了,只是看看小朋友能不能聯想到。結果,學生也不錯,有四組提出的想法是「因為食物不夠」,有一組是「省時間」,有一組是「會在冰河上生火」,有一組覺得「當時發生乾旱」。雖然都沒有答對核心,但是,已經跟著歷史的腳步前進,一起踏踩在進步的足跡上。

投影片4.JPG

在此之前,人類都是地球的消費者,採果實、打獵、捕魚。這也讓人類居無定所,隨著食物遷移。更會花大部分時間在找食物上,一直到學會了什麼,食物才會穩定,也從消費者成為生產者,為地球產出食物。這部分,課本已經重點摘錄了,有幾位學生從課本中找到答案,因此四組都寫出了「農耕」,不過還是有一組寫「學會用網子」,有一組則是寫「學會醃漬」。看見孩子最初的想法,接著經過小組討論後提出的想法,但最後看見歷史上的答案,不免覺得相當有趣。

投影片5.JPG

「美索不達米亞」這個名詞,其實還蠻常聽到的,只是因為希臘語離我們很遠,所以完全無法從文字上了解,但是,學生更認真地聆聽老師給予的提示,仔細地想從地圖上看見端倪。瞧著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在兩河之間所圍出來的新月沃土,想像以前人如何把這地方命名。學生確實從我口中找出關鍵字,三組寫下「兩河之間」,三組寫下「肥沃之地」,只有一組狀況外,寫下「月亮女神」。

投影片6.JPG

蘇美人站上歷史的舞台了,建立兩河流域的城邦後,繁榮的小世界開始文明的創造,農業為他們帶來更多的食物,以及更多的時間,多餘的時候就開始有了商業活動,不過頻繁的商業活動,也開始另一種文明世界的需求,為了記載重要的活動,他們發明了什麼?「文字」、「書」、「船」都成為學生口中重要的文明需求。

投影片7.JPG

文字出現了,但是沒有筆的蘇美人,如何在泥版上寫出這些字的?從這些文字的形狀中,學生發現了線索,然後與同學討論。「與同學討論」,那認真的模樣,真的是老師所盼望的課堂風景。

DSC_0299.JPG

第一組說是「麥稈」,真的讓人相當佩服,因為這在很前面的答案影片中,只是閃過兩秒鐘而已,當時影片描述的是農耕技術帶來的人類生活改變,其中,兩河流域的人們,就開始種了小麥。只因為影片這一小段話,學生居然在這裡就能寫出「麥稈」,這觀察的細膩怎不叫人佩服。而覺得學生應該猜不到答案的「蘆葦桿」居然仍然出現了,而且是出現在前幾題沒有在狀況內的小組裡,實在令人驚奇。在課堂上,看見一直活在自己世界的小孩,突然跟你連上了線,不禁精神大振,也贏得其他同學讚嘆的眼光。

投影片8.JPG

這一題也很有意思,看得出來學生對於過去的人類發展歷史,已經有了sence,馬上聯想到的就是宮殿或是神殿,偉大的建築,從來都是服務國王或神明的,所有有三組說是「神殿」,有一組說是「皇宮」,有一組說是「收藏館」,或許這像是某個台灣的圖書館吧,有一組說是「倉庫」,雖然是亂猜,也很有意思,還有一組說是「墳墓」,顯然是瞄到課本裡,埃及文明的橋段。

投影片9.JPG

我給學生這些問題的紀錄紙,要學生在每一題都能把思考出來的不同答案,不要擦掉的紀錄,第一個答案是自己想到的,第二個答案是小組討論後,覺得最有可能的,第三個則是歷史上的答案,若完全相同,這大概就是常識題了,不過,如果完全不同,就是「學習」了。教學有意思的地方,就在這裡了。

投影片10.JPG

下課鐘聲響起,原本打算進行到第九題,不過,樂此不疲的學生,仍然想要繼續第十題,沒有分出高下的兩組,更是不肯停下,亞述帝國這偉大的建築,到底是甚麼呢?兩組說是「圖書館」,兩組說是「收藏館」,一組說是「博物館」,一組說是「法院」,一組說是「文字館」(這是什麼東西?)。

我想,循著歷史的腳步,人類思想上的改變,帶著學生跟著時間的巨輪往前推進,看見蘇美人、巴比倫人、亞述人統治後的偉大建築,也看見想法上的不同。配合小組合作與競賽的方式,去認識西亞文化,最後,給學生一個總結性的任務,從周杰倫「愛在西元前」的歌詞中,找尋西亞古文明的行蹤。這首歌其實以前並沒有多喜歡,只是備課的時候意外發現,MV和歌詞原來就是以西亞古文明為背景,就拉進我的課堂裡,想要用周杰倫來學西亞古文明,不過,因為十題結束已經放學,這就留待下週繼續。而有些班級,在娟娟老師的課程中,已經進到這裡,她告訴我,這首歌放下去,沒有一個小朋友聽過。我直覺怎麼可能,是「周杰倫」耶!當紅歌星呀!又不是草蜢、紅孩兒。而且印象中,這首歌也算是主打歌,喜歡周杰倫的學生,也時有耳聞,而且是六年級學生,又不是一年級,沒有一個小朋友聽過,實在有點誇張,正想再做辯解時,原來她已經問到答案了,這首歌原來比六年級學生還要老!周杰倫的歌比六年級學生還老!回家的路上還有點懷疑,google一下後,原來這首歌是周杰倫的第二張專輯,那是2001年發行的,也就是15年前的歌,而六年級的學生,還有人不到12歲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e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