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 下午18:20

前兩週的讀書會主題圍繞在「記憶」的主題上,Robert J. Sternberg的認知心理學中提到幾個有趣的記憶術專家和失憶症的例子。

1986年Luria的報告提到,S是一位記憶術專家,無論呈現給他的字串經過多久的時間,S都可以重現這些字串,Luria對S進行長達30年的研究,發現S居然能重現16年前的字串,可怕的記憶能力讓S成為一位專業的表演者,觀眾對他什麼都能回憶的能力讚嘆不已。

S的記憶訣竅在於視覺圖像記憶術,他將那些需要記憶的材料轉變成視覺圖像。例如,他說當他要記住「綠」這個字時,心裡就會想像出一個「綠色的花瓶」;要記住「紅」這個字時,心裡就會想像一個「穿著紅襯衫的男人」朝他走來。即使是數字,也能轉換成圖像,1變成自豪、肌肉結實的男人,3是沮喪的人,6是大腳男人。

這樣的記憶方式其實蠻常見的,許多人也會用圖像幫助記憶,社會老師用地圖和表格,國文老師會把詩詞變成一幅畫,音樂老師會用手勢等等,我在教學時也常常會在黑板上或寫或畫,用簡單的圖畫或組織圖幫助學生來理解與記憶,不過,故事的結果才是令我們玩味的地方。

我們很多人渴望擁有像S的記憶能力,它似乎讓我們可不費力地就能得到很好的成績。但是S活得並不快樂,一部份原因是因為他不尋常的記憶,他抱怨他的共感覺,大部分是不自主,干擾他聆聽別人說話的能力,先前的記憶不斷干擾他現在聽別人說話的狀態,在閱讀時也被太多的感覺淹沒。記憶力太好,讓過去很多事情想忘也忘不掉,當遇到其他新事情時,那些過去總是會無意識地浮現眼前,這時就會不禁嘆息,為何自己的記憶力要這麼好,若能適當的遺忘該有多好?

「遺忘」,在考試時總會怨嘆自己怎麼總是記不住,為什麼明明看過卻在關鍵時刻遺忘,難免令人捶胸頓足,可是對於S來說,反而需要多一些遺忘的能力。書中也提到失憶症的例子,包括「前向失憶症」和「後向失憶症」。

「前向失憶症」是大腦的記憶能力停止,過去的記憶依然保留著,但現在開始發生的事情就再也無法儲存,1957年H.M.就是這樣的例子,當時29歲的H.M.由於癲癇而進行腦部手術,進行手術時,他擁有平均以上的智商,在手術之後,一切也恢復正常,只有一項例外,他得了嚴重的前向失憶症,手術之後的事件他都無法記住。

如果我們能預見未來都是苦不堪言,是否能讓我選擇一個時間點,讓我從那個點開始患得前向失憶症?這樣,在我的記憶裡,永遠保留著過去的美好,我幻想著這項科技的發明。但H.M.說:「無論我曾經歷過什麼快樂,或什麼哀傷,每一天就其本身而言都是獨立的。」今天的快樂,到了明天就不存在了,今天的悲傷,到了明天也不存在了,今天的爭執,到了明天,重新開始。當每天發生的事情都不能累積時,或許這是前向失憶症最苦不堪言的地方。

「後向失憶症」是喪失了過去一段時間的記憶,1933年一位高爾夫球場管理人從摩托車上摔下,意外發生一星期,這個年輕人能夠有條理交談,而且似乎已經恢復健康,可是很快地察覺,他對中間的這幾年都沒有記憶,包括摔車前發生過什麼事情。之後他慢慢恢復過去的記憶,終於在意外發生十週年後,恢復前幾年大部分事件的記憶,而這些記憶是從較遠的往事開始恢復,很久以後,他終於能回憶意外發生前幾分鐘發生的每一件事。雖然沒有意外與創傷,但是,類似後向失憶症的事情卻也會在一般人身上發生,幾年之後再回想過去幾年發生的事情,好像一切都沒發生過一樣。

沒想到文獻探討還能看到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從認知心理學可以看到原來許多事情背後都有「真相」,這真相不是命中注定或上天安排的,而是大腦結構所造成,像是「記憶」其實可以被改裝的,當你對於現在發生的事情跟過去有一點關係時,你就會以為過去的記憶應該是你現在所想的那樣,儘管記憶已經被現在的想法扭曲了,但是,你依然深信不已!瞭解之後,許多現象就變得一點都不奇怪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oe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